[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防脱落插座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71835.4 | 申请日: | 202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8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路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路巧玲 |
主分类号: | H01R13/62 | 分类号: | H01R13/62;H01R13/639;H01R13/631;F16F15/067;B08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脱落 插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防脱落插座,包括充电桩主体和充电枪,所述充电桩主体内设有充电插槽和固定槽,所述充电枪的左端设有充电头,所述充电枪的顶壁固定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插设在固定槽内,所述充电枪的上方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充电枪的下方设有移动机构。本发明将充电枪放入充电插槽内时,铁片与磁铁块相吸实现了充电枪与充电插槽的初步固定,然后松开拉板,此时伸缩弹簧受挤压回弹推动隔板在弧形槽内滑动,带动弧形杆进入卡槽内对固定板实现卡设固定,进而实现充电枪与充电插槽的二次固定,进而确保了充电接口连接时的稳定性,有效避免了在行人碰到或者遇见强风的时候充电枪从充电插槽中脱落的现象出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防脱落插座。
背景技术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新能源汽车以节能减排、环保无污染等众多优点逐渐取代传统汽车而被广泛使用。近年来,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不断提高,而纯电动汽车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力军,纯电动汽车无需使用汽油、柴油,因此,几乎对大气没有污染,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自于蓄电池,而蓄电池需要进行充电后才能给汽车提供动力,现有很多充电桩安装在室外,方便对汽车中的蓄电池进行充电。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电动汽车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补给装置,其充电性能关系到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充电时间,这也是消费者在购买电动汽车之前最为关心的一个方面之一,实现对动力电池快速、高效、安全、合理的电量补给是电动汽车充电器设计的基本原则,另外,还要考虑充电器对各种动力电池的适用性。充电桩通过电缆线利用充电枪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目前,现有的充电桩存在如下问题:充电枪与充电桩或汽车的充电接口连接不够稳固,在行人碰到或者遇见强风的时候容易发生脱落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防脱落插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防脱落插座,包括充电桩主体和充电枪,所述充电桩主体内设有充电插槽和固定槽,所述充电枪的左端设有充电头,所述充电枪的顶壁固定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插设在固定槽内,所述充电枪的上方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充电枪的下方设有移动机构,所述充电插槽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槽,两个所述连接槽内均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充电枪的两侧壁均设有与滚轮大小位置相匹配的滑槽。
优选地,所述充电枪的把手上设有防滑握把,所述充电枪的把手上固定连接有铁片,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左侧壁固定安装有与铁片位置一致的磁铁块。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于充电桩主体内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位于固定槽的上方并与固定槽相通,所述弧形槽内滑动连接有贯穿延伸至固定槽内的弧形杆,所述弧形杆贯穿充电桩主体的右侧壁并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弧形杆大小位置相匹配的卡槽。
优选地,所述弧形槽内滑动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与弧形槽的内侧壁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套设在弧形杆的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于充电枪底壁上的活塞槽,所述活塞槽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活塞套,所述活塞槽内滑动连接有与活塞套大小位置相匹配的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底壁固定连接有T型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路巧玲,未经路巧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18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