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设备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71772.2 | 申请日: | 202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5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弘康信达(江苏)医学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34;C12M1/24;C12M1/12;C12N5/07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胚间充质 干细胞 分离 培养 设备 方法 | ||
1.一种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盒盖、辅助板、减震装置、分配装置、灭菌装置和监测装置;
所述盒盖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的一侧;所述辅助板的一侧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远离所述盒盖的一侧,所述辅助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盒体可拆卸连接,且与所述盒体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分配装置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灭菌装置与所述盒盖固定连接,所述监测装置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
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柱、减震弹簧和固定机构,所述减震柱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靠近所述盒盖的一侧,所述减震弹簧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减震柱的外侧,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分配装置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座和卡合扣,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分配装置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分配装置远离所述盒体的一侧,所述卡合扣与分配装置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分配装置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防护圈,所述防护圈与所述卡合扣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卡合扣远离所述分配装置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座具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安装座远离所述分配装置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设备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远离所述盒盖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设备还包括固定锁,所述固定锁的一侧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盒体靠近所述辅助板的一侧,所述固定锁的另一侧与所述盒盖可拆卸连接。
7.一种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无菌条件下收集外胚细胞组织,放入装有细胞保存液的试剂瓶内,并密封运输至实验室内;
使用洗涤液对外胚细胞组织进行清洗;
将清洗处理后的外胚细胞组织切成1至2mm3的组织碎块,并将组织碎块均匀铺在培养皿或培养瓶底部,放置5至15分钟直至组织碎块紧贴在培养皿或培养瓶上;
将配置好的全培养基加入至培养皿或培养瓶中,至组织碎块湿润;
将加入有全培养基的培养皿或培养瓶中放进二氧化碳浓度为5%的37℃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每1至3天进行一次更换全培养基,培养至5至10天得到P0代间充质干细胞;
继续培养至10至14天,当培养皿或培养瓶中细胞融合率达到50至70%时,使用洗涤液清洗两次,同时加入消化液,震荡摇晃培养皿或培养瓶,使消化液与细胞充分接触,继续放入培养箱中消化30至60秒;
向消化后的培养皿或培养瓶中加入配置的全培养基终止消化,即得到P1代间充质干细胞,取出一部分P1代间充质干细胞放入冻存液中进行冻存,剩余的P1代间充质干细胞根据需要按照1:3比例进行传代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弘康信达(江苏)医学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弘康信达(江苏)医学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177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