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井水除铀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71050.7 | 申请日: | 202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9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玉;张莉娜;柏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玉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C02F1/28;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武学芹 |
地址: | 71071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水 吸附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一种煤矿井水除铀吸附剂,由有机化合物负载在含多孔的二氧化硅载体上制成,所述载体的质量为有机化合物质量的5~10倍,孔径范围为40~60μm。该吸附剂的制备方法,是将所述有机化合物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载体,并混合均匀,经旋蒸干燥后,然后将物料在45~55℃下真空干燥至少24小时,得到吸附剂。本吸附剂的应用方法,将吸附剂直接投放到煤矿井水中,或者先装填在网框结构的装置中再与煤矿井水混合,每升煤矿井水投放的吸附剂的量为0.01‑0.1Kg,煤矿井水与吸附剂混合接触时间为3~5天。本发明方法通过吸附分离的方式去除煤矿井水中的铀,功能有机化合物中的N、O等元素能与水中的铀离子形成配合物,从而高效吸附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水除铀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煤矿在开采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煤矿井水,煤矿井水中通常都含一定量的铀,铀元素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对环境的危害很大。而且,绝大部分煤矿产地取水较困难,若对煤矿井水进行有效处理后并回用,提高煤矿井水的资源化程度,具有很高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含煤矿井水的处理方法通常有自然沉降、过滤、蒸发浓缩、反渗透、膜分离、化学沉淀、离子交换、电渗析、生物滤池等,正在运行的煤矿山大多采用离子交换法处理矿井水,该法可以去除煤矿井水中的铀并回收一定量的铀,但是离子交换膜易老化,耐盐、耐冲刷性能差,往往需要先对煤矿井水进行前处理,才能利用离子交换法实现铀的去除,吸附效率不高。
煤矿井水铀含量可达20-50mg/L,不同地区的矿井水pH有所差别,一般为2-5,且常伴有大量其它离子,增加了处理的难度。考虑到其低pH特性,若能直接对其进行去铀处理,则可简化处理工艺,缩短处理流程,降低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煤矿井水除铀的吸附剂和应用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煤矿井水除铀吸附剂,由如下结构式的有机化合物负载在载体上制成:
所述载体的质量为有机化合物质量的5~10倍。
进一步的,所述载体为含多孔的二氧化硅载体。
进一步的,所述含多孔的二氧化硅载体为硅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简写为SiO2-P。
进一步的,所述含多孔的二氧化硅载体的孔径范围为40~60μm。
进一步的,所述含多孔的二氧化硅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多孔SiO2用浓硝酸洗涤、抽滤、去离子水洗至中性,重复10~15次后,干燥;
(2)真空并有氩气保护条件下,以1,2,3-三氯丙烷和m-二甲苯为溶剂,向10~100g多孔SiO2中加入48.7g的m/p-甲酸基苯乙烯,8.9g的m/p-二乙烯基苯,72.2g二辛基临苯二甲酸酯,54.0g甲基安息香酸钠,0.56gα,α-偶二异丁腈和0.57g 1,1′-偶二环己胺-1-腈,由室温逐步加热到90℃,并保持13小时,之后,逐步冷却至室温;
(3)分别用丙酮和甲醇洗涤、抽滤上述产物,重复10~13次,干燥得产物。
一种煤矿井水除铀吸附剂的制备方法,是将所述有机化合物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载体,并混合均匀,经旋蒸干燥后(旋蒸时,使大部分二氯甲烷挥发至近干燥状态,在毛细作用以及物理吸附作用下,化合物分子进入载体的空隙中),然后将物料在45~55℃下真空干燥至少24小时,得到吸附剂。
进一步的,每克所述有机化合物溶解于130~150mL二氯甲烷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玉,未经王晓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10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