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墙内插劲性柱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9934.9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6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鑫琰;张柏祥;丁剑;顾春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0 | 分类号: | E02D5/20;E02D19/18;E02D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插 劲性柱 结构 及其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墙内插劲性柱结构及其安装方法,本发明针对常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无法满足内插劲性柱的节点和方案,增强地墙钢筋笼整体刚度,减小变形,同时对劲性柱与钢筋笼的连接也进行加强固定措施。通过加固钢筋笼、优化吊点,解决地墙内插劲性柱结构特殊节点处理情况,解决因劲性柱施工而产生的地墙不必要的返工。本发明考虑到劲性柱安放、垂直度控制、砼浇筑等问题,在先插法施工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避免重复返工现象,保证地墙和劲性柱的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墙内插劲性柱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建筑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地下结构柱(特别是劲性柱)设置在围护体地下连续墙之中,给地下连续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地墙内劲性柱施工一般有两种方法,①先插法:即劲性柱同地墙钢筋笼一同制作、吊装后续再浇筑砼。此方法钢筋笼、劲性柱一次吊装完成,混凝土浇捣连贯,但钢筋笼本身重力分布不均,起吊困难,钢筋笼整体刚度需求大,劲性柱定位精度、垂直度难以控制。②后插法:地墙钢筋笼调放完毕后,先行浇筑砼至指定高度,根据预留位置调放劲性柱,再继续浇筑砼。地墙钢筋笼刚度需求相对较小,起吊容易,但需中途停止混凝土浇捣吊装劲性柱,容易产生混凝土分层等质量事故。且劲性柱吊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劲性柱下插受阻、定位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墙内插劲性柱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地墙内插劲性柱结构,包括:
地墙钢筋笼;
劲性柱,所述劲性柱连接固定于所述地墙钢筋笼内;
十字钢板接头,所述十字钢板接头连接固定于所述地墙钢筋笼上。
进一步的,在上述结构中,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地墙钢筋笼上的主吊和副吊,其中,所述劲性柱的长度短于地墙钢筋笼的长度,所述地墙钢筋笼包括有劲性柱的部分和无劲性柱的部分;
所述主吊的连接于所述有劲性柱的部分的地墙钢筋笼上,所述主吊包括两排钢丝绳,每排钢丝绳有两根;
所述副吊包括两排钢丝绳,每排钢丝绳有4根,每排的4根钢丝绳中有2根钢丝绳连接于有劲性柱的部分的地墙钢筋笼上,每排的4根钢丝绳中剩余2根钢丝绳连接于无劲性柱的部分的地墙钢筋笼上。
进一步的,在上述结构中,还包括:
与所述劲性柱的下部连接的支撑架;
包围并连接所述支撑架和劲性柱的柱箍筋,所述柱箍筋与所述地墙钢筋笼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结构中,所述支撑架和劲性柱与所述柱箍筋之间还对称设置有两榀转换桁架,每榀转换桁架包括两根间隔预设距离设置的转换桁架立杆和连接两根转换桁架立杆的转换桁架斜杆,每根转换桁架立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柱箍筋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结构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柱箍筋的两侧的X型桁架斜杆,所述X型桁架斜杆分别与所述地墙钢筋笼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面,还提供一种地墙内插劲性柱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
制作地墙钢筋笼;
将劲性柱连接固定于所述地墙钢筋笼内;
将十字钢板接头连接固定于所述地墙钢筋笼上。
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法中,将劲性柱连接固定于所述地墙钢筋笼内,包括:
将所述劲性柱的长度设置为短于地墙钢筋笼的长度,将所述地墙钢筋笼分为有劲性柱的部分和无劲性柱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99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