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改性材料在汽车内饰零件上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9367.7 | 申请日: | 202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5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郭吟竹;谢嘉悦;姜进京;孙晓波;刘茜;邵方方;李兴茂;王爱军;谢福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4 | 分类号: | C08L23/14;C08L23/08;C08L51/06;C08K13/06;C08K9/12;C08K3/08;C08K3/34;C08K5/09;C08K13/02;C08K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赵兴华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改性 材料 汽车 零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改性材料在汽车内饰零件上的应用,其中抗菌塑料内饰件由抗菌聚丙烯材料经注塑工艺制成,所述抗菌聚丙烯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100份的共聚聚丙烯;15‑25份的乙烯‑辛烯共聚弹性体;20‑40份的填料;3‑10份的抗菌剂;0.1‑3份的相容剂;0.1‑3份的分散剂;0.1‑3份的抗氧剂。本发明在其聚丙烯树脂物料中加入适量抗菌剂,将所获得的抗菌聚丙烯材料注塑制成门板扣手装饰板、顶棚拉手等内饰零件。本发明无需改动汽车内饰零件模具及零件注塑工艺,所述汽车内饰零件不仅满足零件的性能要求,而且具有高效抗菌、快速抗菌、持久抗菌的优异抗菌性能,从而保护消费者车内健康安全,提高整车产品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内饰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抗菌改性材料在汽车内饰零件上的应用,可以是一种抗菌塑料内饰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件主要是对汽车驾驶室和乘客室进行装饰的零部件,人的手部及其他人体表层携带的细菌可通过接触等方式附着在换挡手柄、顶棚拉手、门扣手等内饰零件上,而且汽车内饰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车内温热而封闭的环境容易促进细菌的生长,进而导致损害乘客的健康。因此抗菌汽车内饰零件的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车内的常用抗菌方式包括:第一,在零件表面喷涂酒精或进行紫外灯照射,但其抗菌效果不持久,而且对零件表面可能造成腐蚀或损伤。第二,对纺织品进行抗菌改性,但只能应用于顶棚、织物座椅等部分零件,对塑料零件,尤其是人手接触的拉手、换挡手柄等零件无法达到抗菌效果。第三,在零件表面涂覆抗菌涂层,但抗菌涂层易磨损,磨损后其抗菌性能会大幅下降甚至完全丧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改性材料在汽车内饰零件上的应用,具体是一种抗菌塑料内饰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内饰零件在满足零件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可杀灭表面细菌,并且抗菌性能持久。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塑料内饰件,由抗菌聚丙烯材料经注塑工艺制成,所述抗菌聚丙烯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100份的共聚聚丙烯;
15-25份的乙烯-辛烯共聚弹性体;
20-40份的填料;
3-10份的抗菌剂;
0.1-3份的相容剂;
0.1-3份的分散剂;
0.1-3份的抗氧剂。
所述抗菌剂优选为沸石载银抗菌剂、磷酸锆载银抗菌剂、纳米氧化锌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沸石载银抗菌剂的平均粒径为30-50nm,银含量3wt%。
优选地,所述磷酸锆载银抗菌剂的平均粒径为100-200nm,银含量2 wt%。
优选地,所述纳米氧化锌抗菌剂的平均粒径为20-50nm。
优选地,所述抗菌剂为纳米银抗菌剂,如为沸石载银抗菌剂,平均粒径为30-50nm,银含量3wt%。
优选地,所述填料选自滑石粉、碳酸钙和硫酸钡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滑石粉。
优选地,所述抗氧剂选自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抗氧剂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分散剂为硬脂酸。
优选地,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本发明提供如前文所述的抗菌塑料内饰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重量配比,将共聚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弹性体、填料、纳米银抗菌剂、相容剂、硬脂酸和抗氧剂混合后熔融挤出,冷却造粒,得到抗菌聚丙烯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93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方便面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关键日志模式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