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合金/不锈钢异种金属构件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8145.3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5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管迎春;姚含波;李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2F7/06 | 分类号: | B22F7/06;B22F10/28;B33Y10/00;B33Y70/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3001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合金 不锈钢 金属构件 激光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钛合金/不锈钢异种金属构件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加工的钛合金/不锈钢异种金属构件进行计算机三维建模,对模型进行切片分层处理,并将切片数据导入工控机,形成加工轨迹;
(2)选取普通合金钢作为基板,在金属基板表面均匀逐层铺设不锈钢粉末,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激光增材制造,形成不锈钢单金属构件;
(3)在不锈钢单金属构件的表面均匀铺设一层0.1~1mm厚的钛合金粉末,在惰性气体进行保护下,在1000~1800W功率下、以200-600mm/s的扫描速度进行快速选区激光熔化加工,得到钛合金/不锈钢结合层;其中选区激光熔化加工的工艺参数为:光纤激光器的激光波长为1064nm、光斑直径为0.5~5mm、激光扫描的线间距为0.5~1mm;
(4)在钛合金/不锈钢结合层的钛合金层一侧的表面逐层铺设钛合金粉末,所述钛合金粉末每层的厚度为1~5mm,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钛合金激光增材制造,其工艺参数为:光纤激光器的激光波长为1064nm、功率为600~1100W、光斑直径为0.5~5mm、扫描速度为10~100mm/s、激光扫描的线间距为0.5~2mm,得到复合材料;
(5)用线切割切除金属基板,对成形零部件进行后处理,得到钛合金/不锈钢异种金属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合金粉末、不锈钢粉末的粒径为5~1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合金粉末、不锈钢粉末在使用前均经真空干燥处理,其干燥温度为150~250℃、保温时间为1~5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不锈钢粉末每层的厚度为1~5mm,惰性气体包括氩气或氦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激光增材制造的工艺参数为:光纤激光器的激光波长为1064nm、功率为400~1000W、光斑直径为0.5~5mm、扫描速度为10~120mm/s、激光扫描的线间距为0.5~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惰性气体包括氩气或氦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对成形零部件进行后处理包括打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创新研究院,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814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