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方法、付款码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68036.1 | 申请日: | 2020-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1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赵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20/32 | 分类号: | G06Q20/32;G06Q20/38;G06Q20/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志博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0 | 代理人: | 李翠雅 |
| 地址: | 5238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方法 付款 识别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方法、付款码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属于通信技术领域。以解决使用付款端展示付款码付款的过程不够方便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输入,第一输入用于触发第一设备获取第一付款码;响应于第一输入,获取第一付款码并隐藏第一付款码;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显示第一付款码;其中,预设条件为以下任意一项:检测到收款设备发送的预设强度的光线、接收到收款设备通过近场通信技术发送的扫码请求消息、检测到第一设备的屏幕折叠姿态为预设姿态、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预设输入。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方法、付款码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中的功能越来越多,例如用户可以使用电子设备出示付款码进行扫码支付。
通常,在用户使用付款端设备出示付款码进行支付的过程中,用户一般会先打开付款码排队等待付款,但是付款环境中可能存在预先放置的非法收款设备,例如针孔摄像头,非法收款设备可以成功扫描付款端设备出示的付款码,从而造成用户的财产损失。
目前,为了支付安全,在排队等待支付的过程中,用户需要先退出付款码展示界面,等到需要出示付款码时,再重新触发电子设备显示付款界面才能进行付款,从而导致付款端展示付款码付款的过程繁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方法、付款码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使用付款端展示付款码付款的过程繁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输入,第一输入用于触发第一设备获取第一付款码;响应于第一输入,获取第一付款码并隐藏第一付款码;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显示第一付款码;其中,预设条件为以下任意一项:检测到收款设备发送的预设强度的光线、接收到收款设备通过近场通信技术发送的扫码请求消息、检测到第一设备的屏幕折叠姿态为预设姿态、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预设输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接收模块、获取模块和显示模块;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输入,第一输入用于触发第一设备获取第一付款码;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模块接收的第一输入,获取第一付款码;显示模块,用于隐藏第一付款码;显示模块,还用于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显示第一付款码;其中,预设条件为以下任意一项:检测到收款设备发送的预设强度的光线、接收到收款设备通过近场通信技术发送的扫码请求消息、检测到第一设备的屏幕折叠姿态为预设姿态、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预设输入。
第三方面,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付款码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对第一设备的用户身份安全验证之后,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支付请求,所述第一支付请求为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支付请求;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设备的第一付款码和第一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所述收款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匹配的情况下,识别所述第一付款码。
第四方面,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付款码识别装置,所述付款码识别装置包括: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和识别模块;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在对第一设备的用户身份安全验证之后,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支付请求,所述第一支付请求为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支付请求;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设备的第一付款码和第一位置信息;所述识别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所述收款设备的第二位置信息匹配的情况下,识别所述第一付款码。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80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