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按摩仪内壳及振动按摩仪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7573.4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5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卿叶林;赵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23/02 | 分类号: | A61H2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1 | 代理人: | 万振雄;罗蔓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摩 仪内壳 振动 | ||
本发明涉及按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按摩仪内壳及振动按摩仪。按摩仪内壳包括一体成型的柔性基板,柔性基板包括主体部、翻边部以及第一连接部。其中,主体部的一侧具有安装面,安装面沿主体部的长度方向呈内凹设置,安装面上安装多个振动按摩组件;翻边部连接于主体部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边并往背离安装面的另一侧翻折,且翻边部与主体部的连接位置形成有拱形部;第一连接部设置于翻边部远离主体部的一端,第一连接部用于将柔性基板连接于按摩仪的外壳。本发明中的按摩仪内壳使用在按摩仪中之后,内壳上的振动按摩组件的振动难于传递至外壳以及手柄上而引起外壳、手柄振动乃至共振,避免用户产生不适感,能够提高按摩仪的使用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摩仪内壳及振动按摩仪。
背景技术
按摩仪以其能够较好的舒缓放松肌肉组织、消除疲劳的特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用户的青睐。
相关现有技术中,按摩仪具有振动按摩单元,该振动按摩单元的振动容易传递给机身或者其他不工作的振动按摩单元,如此,在用户不需要按摩的部位,同样存在振感,容易给用户带来不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按摩仪内壳及振动按摩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振动按摩单元的振动容易传递给机身,容置给用户带来不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按摩仪内壳,包括一体成型的柔性基板,所述柔性基板包括: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具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沿所述主体部的长度方向呈内凹设置,所述安装面上安装多个振动按摩组件;
翻边部,所述翻边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边并往背离所述安装面的另一侧翻折,且所述翻边部与所述主体部的连接位置形成有拱形部;以及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翻边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将所述柔性基板连接于按摩仪的外壳。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主体部的长度方向上,所述主体部的宽度从所述主体部的中间位置至两端的方向上逐渐变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的纵剖面为凸弧面,所述凸弧面朝向背离所述翻边部的方向凸起,所述纵剖面为沿所述主体部的宽度方向剖切所述主体部得到的截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翻边部,每个所述翻边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均设有第一连接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凸边,所述凸边从所述翻边部朝向所述主体部的内侧延伸。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边与所述翻边部的连接位置形成棱边。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宽度方向的两侧边分别为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为凹弧边,所述凹弧边朝向靠近所述第二侧边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二侧边为凸弧边,所述凸弧边朝向背离所述第一侧边的方向凸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凹弧边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上侧,所述凸弧边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下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将所述柔性基板连接于所述按摩仪的手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至少一部分的厚度大于所述主体部的厚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临近所述主体部的部分的厚度大于所述主体部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75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