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压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67548.6 | 申请日: | 2020-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5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华;韦发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康思达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罗程凯 |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控制 方法 | ||
冲压控制方法,涉及冲压控制技术领域。冲压控制方法,每次冲压过程中,控制冲压头在向工件行进至稳速段起点时的速度为预设的第一速度,并控制冲压头在稳速段内以第一速度匀速行进;稳速段为预冲行程的其中一段,稳速段的终点为工进开始位,预冲行程为冲压头从其初始位置行进至工进开始位的行程,工进开始位为冲压头开始接触工件的位置。在工进开始位前设置一段稳速段,控制冲压头在稳速段匀速行进,从而使得冲压头在每次冲压过程中到达工进开始位的速度更接近预设的速度(第一速度),而且各次冲压过程中的差异更小,从而让冲压产出的冲压件精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冲压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材料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
现有的冲压工艺中,常是冲压头经过加速后到达工进开始位,然后对板材等材料进行冲压,但冲压头加速后速度过快,容易导致每次冲压时冲压头到达工进开始位的速度不相同。所述工进开始位为冲压头开始接触工件的位置。
冲压速度是板料成形的重要工艺参数。在不同的冲压速度下对冲压所用材料达到不同的成形极限,并表现出不同的加工硬化特性,其变形程度和变形速度也不尽相同。
另一方面,如果冲压速度太大,容易造成冲压头超过根据冲压件所需厚度预设的工进结束位,易造成冲压件减薄现象。所述工进结束位为,冲压头冲压工件至停止行进的位置。如果冲压速度过小,在一些热冲压成型的情况下,会造成冲压成型后零件的温度低于预设的温度,导致奥氏体发生了转变,不能为后续冷却淬火保证单一的奥氏体环境,不利于零件的成形质量。
因此现有技术中,在各次冲压过程中,冲压头到达工进开始位的速度差异较大,造成冲压产出的工件(即被加工的产品)精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提出一种冲压控制方法,能使冲压产出的冲压件精度更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1.冲压控制方法,每次冲压过程中,控制冲压头在向工件行进至稳速段起点时的速度为预设的第一速度,并控制冲压头在稳速段内以第一速度匀速行进;稳速段为预冲行程的其中一段,稳速段的终点为工进开始位,预冲行程为冲压头从其初始位置行进至工进开始位的行程,工进开始位为冲压头开始接触工件的位置。
在工进开始位前设置一段稳速段,控制冲压头在稳速段匀速行进,从而使得冲压头在每次冲压过程中到达工进开始位的速度更接近预设的速度(第一速度),而且各次冲压过程中的差异更小,从而让冲压产出的冲压件精度更高。
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冲压控制方法,根据相关数据设定所述第一速度,所述相关数据包括冲压头质量、工件厚度、工件硬度、冲压行程;冲压行程为冲压头从工进开始位行进至工进结束位的行程,工进结束位为冲压头冲压工件至停止行进的位置。
3.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冲压控制方法,
将一组所述相关数据以及与该组相关数据对应的第一速度组合成一组数据集元组,收集若干组所述数据集元组以组成数据集;
将收集好的数据集按照预设比例分隔成训练集和测试集;
建立全连接神经网络;
使用训练集对全连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全连接神经网络;
使用测试集对训练好的全连接神经网络进行测试,当其正确率达到正确率预设值后,将训练好的全连接神经网络作为第一速度预测模型输出;
首次使用或所述相关数据中至少一个数据改变时,使用所述第一速度预测模型根据所述相关数据设定所述第一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康思达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康思达液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75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