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环保大数据服务集成管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7503.9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1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吴中山;裴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维度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06Q10/06;G06F16/906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代述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环保 数据 服务 集成 管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环保大数据服务集成管理系统,包括环保信息获取模块获取目标区域的自然环保数据和环保设备信息;数据分类模块对自然环保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对各个类别的自然环保数据进行标记,生成分类信息;污染预警模块生成污染预警信息;规划建议模块生成规划建议信息;调度控制模块录入调度信息,生成调度控制信息给对应的环保设备;综合管理模块对各个类别的自然环保数据、污染预警信息和规划建议信息、调度控制信息以及环保设备信息进行分类管理,生成并发送管理信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智慧环保大数据服务集成管理方法。本发明可综合全面的进行环保监控,对自然环保数据进行细化分析,及时进行监控管理,进而保证环保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管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慧环保大数据服务集成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环保即环境保护,是在个人、组织或政府层面,为大自然和人类福祉而保护自然环境的行为。由于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过于严重,损害生态环境,部分更达到无法挽回的地步,触发各工业化国家对环境的重视,继而利用国家法律法规去规管和处理污染问题,并作出宣传使全社会注意污染对环境的深远影响,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
国内的环境信息化已有较多的应用,目前已有的环境信息化系统大多数为政务服务系统,而且大多较为单一,主要为环境监测和水污染方面,而缺少专门针对企业端的全方位综合智慧环保大数据服务集成管理系统。现有的环境信息化系统只适用于在线监控设施和自动化控制设备,不能覆盖所有环境管理位点,管理效果不佳;且仅仅是针对企业主要污染源进行监测,不能全面监控,不能有效对污染源进行分析诊断,无法提出合理的建议规划,保证环境质量,无法实时了解污染源的现状和实际运行情况,无法对环保设施进行有效管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慧环保大数据服务集成管理系统及方法,可综合全面的进行环保监控,对自然环保数据进行细化分析,及时进行监控管理,进而保证环保质量。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慧环保大数据服务集成管理系统,包括环保信息获取模块、数据分类模块、污染预警模块、规划建议模块、调度控制模块以及综合管理模块,其中:
环保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并发送目标区域的自然环保数据和环保设备信息;
数据分类模块,用于对自然环保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对各个类别的自然环保数据进行标记,生成并发送分类信息;
污染预警模块,用于采用预设的预警模型对分类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并发送污染预警信息;
规划建议模块,用于采用预设的调度规划模型对污染预警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并发送规划建议信息;
调度控制模块,用于录入调度信息,并根据调度信息、规划建议信息和环保设备信息生成并发送调度控制信息给对应的环保设备;
综合管理模块,用于根据分类信息中的类别数据对各个类别的自然环保数据、污染预警信息和规划建议信息、调度控制信息以及环保设备信息进行分类管理,生成并发送管理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维度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维度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75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