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型识别方法及其电泳工序车型匹配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6990.7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0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黄智勇;潘永亮;甘哲斌;林志翔;黄俊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34;G06K9/46;G06K9/6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伟斌 |
地址: | 511434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型 识别 方法 及其 电泳 工序 匹配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车型识别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型识别方法及其电泳工序车型匹配方法及系统。其中一种车型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光源模块集中光源照射到待测车体上,相机模块采集待测车体侧面彩色图像;分析处理模块进行图像分割处理;分析处理模块提取待测车体特征;识别模块将所述车体特征与第一数据库模块中的车型进行匹配;识别模块获取并输出第一车型信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型识别方法,利用彩色相机对待测车体侧面图像进行拍摄后把背景像素剔除只保留车体特征部分,进行车型识别,大大提升了车型识别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型识别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型识别方法及其电泳工序车型匹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设备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及柔性化生产需求,涂装线体的设计均为多车型共线生产。涂装电泳线体需根据不同的车型施加相对应的电压配合电泳涂料以形成高质量的车身电泳膜,以满足车身十年以上的防腐需求。因此,车体电泳前实现高效准确的车型识别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汽车涂装线体中的识别方法主要有条形码识别、光电组合识别等方式。共平台车型即基于同一平台为依据来进行开发的车型,其外观形状相似率极高,共平台车型通过光电信号无法形成清晰的组合信号识别车型,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去进行调试;受输送设备位移差波动、环境洁净度以及涂装随行夹具精度影响大,容易导致错识。
中国专利CN107506758A公开了一种涂装车间车型识别方法与系统,利用相机拍摄车辆指定区域的黑白图像,再进行车型识别,由于黑白图像的辨识能力较低,且容易将不同位置的特征混淆,而且方案中没有对背景图像进行剔除,存在背景图像与车辆轮廓混淆的风险,因此,该方案对车型的识别效果较差,容易导致错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车型识别方法,利用彩色相机对待测车体侧面图像进行拍摄后把背景像素剔除只保留车体特征部分,进行车型识别,大大提升了车型识别准确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车型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光源模块集中光源照射到待测车体上,相机模块采集待测车体侧面彩色图像;
S12:分析处理模块进行图像分割处理;
S13:分析处理模块根据图像分隔处理结果提取待测车体特征;
S14:识别模块将所述车体特征与第一数据库模块中的车型进行匹配;
S15:识别模块获取并输出第一车型信息。
本发明的光源模块用于在相机模块给待测车体拍摄时增加待测车体的曝光度,增加成像的清晰度,使拍摄效果更好。相机模块用于给待测车体进行侧面拍照,获取待测车体的侧面彩色图像。分析处理模块用于对待测车体侧面的彩色图像进行分割处理,分割出无效的背景像素和待测车体侧面的轮廓特征像素,然后将待测车体的侧面轮廓特征保留下来,再提取待测车体特征。第一数据库模块中存储了大量的各个车型的信息,包括不同车型的车体特征及车型代码。识别模块用于将待测车体特征与第一数据库模块中的车体特征进行匹配配对,然后获取并输出第一车型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分割处理包括将待测车体侧面彩色图像进行像素分割,分割出无效的背景像素和待测车体侧面的轮廓特征像素。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特征包括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泳工序车型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型识别方法获取第一车型信息;
S2:控制单元针对最终车型信息施加对应的电压进行电泳操作。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未经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69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