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隔室铁铝液流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6659.5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3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志海 |
主分类号: | H01M8/18 | 分类号: | H01M8/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刘元慧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隔室铁铝液 流电 | ||
本发明铁铝液流电池,属于化学储能领域,特别是液流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铁铝液流电池。包括至少一个单电池,单电池包括阳极板、阳极反应室、阴隔膜、催化反应室、阳隔膜、阴极反应室、阴极板,在阳极和阴隔膜之间的阳极反应室通入阳极电解液,于阴隔膜及阳隔膜之间的催化反应室通入催化液,于阴极和阳隔膜之间通入阴极电解液,阴极电解液是去离子水、铝化合物、铝粉的混合物,催化液是去离子水、氯化钾、氯化钠的混合物、阳极电解液是去离子水、铁化合物的混合物,阳隔膜为阳离子交换膜、阴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本发明所述的铁铝液流电池,具有低造价、无毒、低腐蚀、不易燃,不爆炸、无放热反应、循环充放电周期短、无自放电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流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隔室铁铝液流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能源的需求量猛增,传统的化石能源将会逐渐衰竭,不久的将来会满足不了人们对能源的需求。因此,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要高效利用这种不连续、不稳定、受地域环境限制的可再生能源的有效途径就是储能技术,良好的储能技术是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关键技术。液流电池因其具有输出功率和容量相互独立,系统设计灵活;能量效率高,寿命长,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高,自放电低 ;选址自由度大,无污染、维护简单,运营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在大规模储能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被认为是解决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随机性和间歇性非稳态特征的有效方法,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智能电网建设中有着重大需求。
当前,发展较为成熟的液流电池体系有全钒液流电池、锌镍液流电池和多硫化钠溴液流电池等,但制约现有液流电池商业化的主要限制就是成本高、能量密度低等缺陷。全钒液流电池有毒、酸性、电解液稳定性差、原料成本高。多硫化钠溴液流电池则是有毒、酸性、循环充放电次数有限,热稳定性差,必须配置冷却系统。锌镍液流电池需要强碱作为支持电解质,这种高浓度的碱溶液对设备腐蚀严重,无法实现能量高效、廉价、安全可靠的储存与释放。要降低液流电池成本,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降低其关键材料如电极、膜、双极板等材料的成本;一是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而且,能量密度的提高还可以减少储能系统的重量、占地面积和空间,提高其环境适应能力及系统的可移动性,扩展液流电池的应用领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隔室铁铝液流电池,该铁铝液流电池具有环保无毒、低腐蚀、寿命长、不爆炸的优势,可高频、高功率循环充放电,热稳定性好,容量零衰减,使用寿命可达30年以上。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
所述的三隔室铁铝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该液流电池由多个单电池形成的电堆组成,所述单电池依次包括阳极板、阳极反应室、阴隔膜、催化反应室、阳隔膜、阴极反应室、阴极板,所述阴极反应室、催化反应室及阳极反应室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隔板,所述阳极反应室内通入阳极电解液,催化反应室内通入催化液,阴极反应室内通入阴极电解液,所述阴极电解液为去离子水、铝化合物、铝粉的混合物,催化液是去离子水、氯化钾、氯化钠的混合物,阳极电解液是去离子水、铁粉、铁化合物的混合物,阳隔膜为阳离子交换膜、阴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优选地,阴极电解液、催化液及阳极电解液中的去离子水符合下述指标:pH6.0-8.0,电导率<0.6ms/cm,溶解性总固体含量<300ppm,K+< 10ppm,Ca<1ppm,Na+<10ppm,Mg2+<20ppm,F<2ppm,SO4 2-<100ppm,Cl -<15ppm。
优选地,阴极电解液中的铝化合物是氯化铝,铝粉的粒径为1-10μm;阴极电解液中氯化铝占去离子水总质量的2-10%,铝粉占去离子水总质量的5-20%,余量为去离子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志海,未经郑志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66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