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模型传递的虚拟试验流程设计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6310.1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1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孙智孝;李俊男;宛旭;伊文卿;于涛;梁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11003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模型 传递 虚拟 试验 流程 设计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属于航空虚拟试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向模型传递的虚拟试验流程设计方法及系统。方法用于实现对虚拟飞机模型进行虚拟试验,虚拟飞机模型包括飞管系统模型、任务系统模型、机电系统模型以及动力系统模型,所述虚拟试验流程设计方法包括:搭建虚拟试验模型,并进行验证前提条件检查;对所述虚拟试验模型进行静态检查;搭建环境配试模型;搭建适配器模型;搭建状态反馈模型;设计测试用例;进行仿真验证实施。本申请的面向模型传递的虚拟试验流程设计方法,能够提高试验流程设计的效率,实现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的快速验证和设计迭代,有效降低试验成本和周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航空虚拟试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向模型传递的虚拟试验流程设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方法主要采用模型来传递需求和设计,包括自顶向下的逻辑、功能、架构模型,以及自底向上的产品模型。在前期的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需求的完整性以及向下级传递模型的正确性,需要对分析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在后期产品集成过程中,对大量产品模型进行集成,组装成虚拟的复杂系统模型,对系统整体性能进行验证,为保证模型质量,需要实施面向模型传递的虚拟试验。
传统的试验测试流程与虚拟试验测试流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测试对象不再限于已交付实物,而是模型和实物的综合;测试目的不只限于针对指标的验证,更注重对特征的评估;测试用例不再是单独的剖面,而是整体的使用场景。因此,传统的试验测试流程不能适用于面向模型传递的虚拟试验。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面向模型传递的虚拟试验流程设计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面向模型传递的虚拟试验流程设计方法,用于实现对虚拟飞机模型进行虚拟试验,虚拟飞机模型包括飞管系统模型、任务系统模型、机电系统模型以及动力系统模型,所述虚拟试验流程设计方法包括:
步骤一、搭建虚拟试验模型,并进行验证前提条件检查;
步骤二、对所述虚拟试验模型进行静态检查;
步骤三、搭建环境配试模型;
步骤四、搭建适配器模型;
步骤五、搭建状态反馈模型;
步骤六、设计测试用例;
步骤七、进行仿真验证实施。
可选地,步骤一中,所述搭建虚拟试验模型,并进行验证前提条件检查包括:
S101、搭建功能逻辑模型,并对所述功能逻辑模型进行验证前提条件检查,保证:
Rhapsody功能逻辑模型所有用例的状态图和内部块图建模完毕;
Rhapsody功能逻辑模型所有用例合并完毕;
Rhapsody功能逻辑模型已入库,并完成评审;
S102、搭建搭建性能模型,并对所述性能模型进行验证前提条件检查,保证:
全机性能模型建模完毕;
全机性能模型实现控制信息流综合和能量信息流综合;
全机性能模型已入库,并完成评审。
可选地,步骤二中,所述对所述虚拟试验模型进行静态检查包括:
S201、对虚拟试验模型接口进行检查,包括对功能逻辑模型接口完整性以及对性能模型接口完整性的检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63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