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坝体上、下游贯穿裂缝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6198.1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5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龚欢;胡忠平;郑莉;钟宝全;张强;艾洲洋;邹卫红;古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6 | 分类号: | E02B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坝体上 下游 贯穿 裂缝 处理 方法 | ||
1.一种混凝土坝体上、下游贯穿裂缝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S1,一期上游堵水灌浆;
在坝体本体(1)位于上游的部分进行钻孔形成多个孔道,所有的孔道都与坝体本体(1)上的裂缝交汇,并将这些孔道称为交缝孔(2);在交缝孔(2)位置安装灌浆管道,并对廊道(11)内壁上的可视裂缝进行封堵;
通过灌浆管道对交缝孔(2)灌注水溶性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灌浆完成后等待水溶性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硬化;
S2,二期下游补强灌浆;
依据预估裂缝分布及走向,在坝体本体(1)位于下游的部分和坝后马道(12)所在区域的坝体本体(1)上钻取灌浆孔(3),并对灌浆孔(3)进行清洗;在灌浆孔(3)位置安装灌浆管道,并对廊道(11)内壁和坝后马道(12)所在区域的坝体本体(1)上的可视裂缝进行封堵;通过灌浆管道注入稀释剂将灌浆孔(3)内的水压出;接着对灌浆管道内部注入环保型水下环氧灌浆材料,灌浆完成后,等待环保型水下环氧灌浆材料硬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坝体上、下游贯穿裂缝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的一期上游堵水灌浆中,对廊道(11)内壁上的可视裂缝进行封堵后对灌浆管道内部进行压水,如果廊道(11)内部出现渗水情况,对渗水位置进行补强;在S2的二期下游补强灌浆中,对廊道(11)内壁和坝后马道(12)所在区域的坝体本体(1)上的可视裂缝进行封堵后,对灌浆管道内部压入有色水,如果廊道(11)内壁、坝后马道(12)所在区域的坝体本体(1)出现渗水,对渗水位置进行补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坝体上、下游贯穿裂缝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补强方式如下:
对渗水位置进行开槽,并对槽底钻取斜孔,在斜孔内埋设用于排水的导管;利用防水砂浆对槽口进行封堵;对灌浆管道内部进行压水,如果没有出现渗水的情况,对导管内部注入防水浆液;待防水浆液硬化后,切割位于坝体本体(1)外部的导管,并对导管的管口进行封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坝体上、下游贯穿裂缝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补强过程中,导管安装完成后,对槽底打入膨胀螺栓,膨胀螺栓一端位于槽内,再对槽口进行封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坝体上、下游贯穿裂缝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的二期下游补强灌浆中,先依据预估裂缝分布及走向,确定坝体本体(1)位于下游的部分和坝后马道(12)所在区域的坝体本体(1)的钻孔位置,选取其中一部分的钻孔位置作为探缝区域;在探缝区域内,对对应的廊道(11)内壁和对应的坝后马道(12)所在区域的坝体本体(1)进行钻孔,使得坝体本体(1)内部形成多个探缝孔;对探缝孔进行电视,确定裂缝的真实走向,根据裂缝真实走向布置钻孔位置;对钻孔位置进行钻孔,将探缝孔和后期钻孔形成的孔道统称为灌浆孔(3)。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混凝土坝体上、下游贯穿裂缝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的二期下游补强灌浆中,利用稀释剂将灌浆孔(3)内的水压出后,对灌浆孔(3)内吹送高压气体,对灌浆孔(3)内壁和裂缝内壁进行风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坝体上、下游贯穿裂缝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的一期上游堵水灌浆中,水溶性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硬化后,对交缝孔(2)的开口周围的坝体本体(1)进行开凿扩孔,割除灌浆管道,利用防水砂浆将扩孔后的开口抹平;在S2的二期下游补强灌浆中,待环保型水下环氧灌浆材料硬化后,对灌浆孔(3)的开口周围分的坝体本体(1)进行开凿扩孔,割除灌浆管道,利用防水浆料将扩孔后的开口抹平,并对施工面灌浆残留物等进行清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坝体上、下游贯穿裂缝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的二期下游补强灌浆之后,还包括S3,裂缝处理质量检查:根据裂缝位置布置裂缝跨缝化学灌浆的检查孔,对一期堵水部分、二期补强部分均布置检查孔,根据取芯和检查孔孔内的电视情况,判断灌浆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东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619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