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虾蟹的有机微量元素复合包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5962.3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5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赏初;向阳葵;王惠云;周孝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兴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50/80 | 分类号: | A23K50/80;A23K20/20;A23K10/30;A23K10/16;A23K20/174;A23K20/158;A23K20/142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钱朝辉 |
地址: | 4103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有机 微量元素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虾蟹的有机微量元素复合包,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有机微量元素单体450‑700份、酵母硒120‑170份、植物提取物100‑300份、维生素70‑200份和载体50‑600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用于虾蟹的有机微量元素复合包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有机微量元素复合包中各物质配伍后再复配以载体添加在虾蟹饲料中,该产品安全高效、低排环保,可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为虾蟹饲料提供一种新型提高成活率、促进虾蟹脱壳生长的有机微量元素复合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添加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微量元素复合包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在实际饲养中,虾蟹养殖的成功率低于50%。养殖过程中经常碰到脱壳不遂、软壳、脱壳频率低或不均匀,从而导致死亡率高等问题。随着集约化、规模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饲料禁抗,上述问题会进一步凸显。导致上述问题发生的原因,除了受苗种退化、养殖环境、养殖管理技术影响外,饲料营养配方技术仍然有待提升。
微量元素营养、维生素、钙等营养成分和虾蟹脱壳硬壳、免疫有重要关系。其中,铜、锌和锰协同,具有促进血蓝蛋白和铜蓝蛋白的合成,改善造血机能和肠道健康,提高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综合提高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的功能。锌可提高碳酸酐酶活性,促进甲壳钙化,还可以提高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活性,提高相关水解和合成酶活性,促进虾蟹甲壳真皮层细胞分裂、分化和发育,促进虾蟹脱壳和硬壳的作用。锰、锌、有机硒营养元素,具有促进肝脂分解,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维持肝胰脏健康的作用。市场常见微量元素普遍存在水体溶失率高、吸收利用率低、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高等问题,还存在配比不合理,不能有效满足虾蟹相关营养需要和促进虾蟹脱壳生长不佳等问题。
在虾蟹脱壳生长的过程中,除了补充甲壳的主要组成成分的钙、磷、镁等常量元素以外,还要注意预防或者延缓炎症反应的发生及进展。另外,加快虾蟹脱壳的过程和新壳的硬化也可以减少炎症反应的发生和炎症程度。
在脱壳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虾蟹出现肢体损伤,新生的甲壳在没硬化前,很容易被甲壳硬化的虾蟹同类攻击造成损伤;也容易被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真菌、螺旋体、寄生虫等入侵。这些都可以导致炎症。炎症除了导致伤口红、肿以外,还会导致伤口组织坏死、影响虾蟹活动和采食等功能障碍,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所以,虾蟹脱壳过程中,除了补充常规的常量元素、蛋白和能量以外,抑制炎症和促进新壳硬化是关键。
此外,虾、蟹消化道短,饵料在胃肠中的停留时间不长,还需要重点考虑虾蟹对饵料的消化,各种成分在体内的停留的时间差异以及协同吸收问题。
而随着饲料全面禁抗的实施,以及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关注,通过优选植物提取物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同时与微量元素进行科学组合,可以更好的实现高密度和高产要求下,促进虾蟹脱壳生长、提高虾蟹成活率、提高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促进虾蟹脱壳生长和提高虾蟹成活率的、用于虾蟹的有机微量元素复合包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虾蟹的有机微量元素复合包,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有机微量元素单体450-700份、酵母硒120-170份、植物提取物100-300份、维生素70-200份和载体50-600份。
本发明中的用于虾蟹的有机微量元素复合包不含钙、磷、镁和大宗原料如鱼粉、玉米、豆粕等,只能作为饲料的补充营养包使用,不能单独使用。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植物提取物,主要作用是促进虾蟹脱壳,并在脱壳、新壳硬化期间抑制炎症反应,平稳渡过应激期;第二部分是有机微量元素、酵母硒、维生素,起到补充微量元素、促进新生的甲壳硬化的作用,缓解炎症反应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兴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兴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59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投料小车
- 下一篇:一种土壤修复用翻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