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Cu-Ni-Si合金板带材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5799.0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3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伏洪旺;运新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1/08 | 分类号: | C22F1/08;C21D9/00;C21D1/26;B21B3/00;C22C9/0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周媛媛;李馨 |
地址: | 116028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cu ni si 合金 板带材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性能Cu‑Ni‑Si合金板带材及其生产工艺,属于有色金属带材制备技术领域。所述Cu‑Ni‑Si合金具有纤维状以及纳米球状的Ni2Si相。在制备过程中,直径超过25mm铸杆经过固溶时效处理,可直接在连续挤压机上制备成板材。根据带材厚度的需求,对板材进行冷轧,生产效率高。后期通过冷处理工艺,使残留在基体中的Ni,Si元素析出耗尽,提升板带材的综合力学性能以及电导率。所制得的Cu‑Ni‑Si合金板带材具有高强,高导以及高抗应力松弛率。其抗拉强度大于900MPa,导电率在45%IACS以上,在200℃持续加载(400MPa)100小时应力松弛率在10%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带材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高性能Cu-Ni-Si合金板带材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电路向大规模集成化发展,引线框架材料对强度和导电性有了更高的要求。Cu-Ni-Si是一种典型的沉淀硬化合金,通过适当的轧制热处理制度可获得高强高导铜合金板带材(如CN201710960247.1、CN201610872819.6、CN201710480397.2、CN201810183161.7等)。但其工艺复杂,生产效率较低。
连续挤压技术可使铸造Cu-Ni-Si杆材直接成形为板材,生产效率高,且绿色环保。在此基础上,在上游连铸工序中,通过加入Mg,Co,Ag,Cr等合金元素可进一步提升合金的力学性能及电导性(如CN111621668A,CN107159739A,CN108359835A等)。但受限于Cu-Ni-Si合金在连续挤压过程中的难成型性,铸杆直径以及成形板材的尺寸均受到制约,降低了生产效率。大连康丰公司研发的大型连续挤压机(如CN107020306A,CN107020306B,CN107030134A等)也面临相同问题。
同时,上述工艺开发出来的Cu-Ni-Si板材均是以纳米球(盘)状Ni2Si相作为强化相。在后续使用过程中,Ni2Si相发生长大,而未析出的Ni,Si元素会在晶界以不连续析出(Ni2Si呈胞状)的方式继续析出,造成强度的大幅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性能Cu-Ni-Si合金板带材及其连续挤压生产工艺,解决连续挤压过程大尺寸直径Cu-Ni-Si杆料难成形及后期由于Ni2Si相不连续析出所造成使用强度下降的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和技术发展的需要,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高强、高导以及高稳定性能的Cu-Ni-Si合金板带材及其高效率生产工艺。
一种新型高性能Cu-Ni-Si合金板带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Cu-Ni-Si合金板带材中,Ni2Si相有纤维状,盘状以及球状三种形态;纤维状的Ni2Si具有相同取向。
一种新型高性能Cu-Ni-Si合金板带材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固溶处理:将Cu-Ni-Si合金杆材置于真空保温炉或气氛保护炉中进行固溶处理,随后将Cu-Ni-Si合金杆材置于水中淬火;
(2)时效处理:将固溶处理后的Cu-Ni-Si合金杆材在真空保温炉或气氛保护炉中,于400-650℃时效处理3-100小时;优选的,时效处理的温度为400-650℃,时间为3-50小时;进一步优选的,时效处理的最佳温度为550℃,时间为10小时(关键工艺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交通大学,未经大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57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心微球及制备方法和水处理应用
- 下一篇:智能收费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