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型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和测温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65725.7 | 申请日: | 2020-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9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信天;薛丽丽;王伟;王卓群;赵祥光;田列远;王芳;李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K7/24 | 分类号: | G01K7/24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雪 | 
| 地址: | 2501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无源 无线 温度传感器 测温 系统 | ||
本公开公开的一种微型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和测温系统,包括,上电源极板、下电源极板和主板,主板上设置电源电路和射频电路,上电源极板与下电源极板通过馈电柱与电源电路连接,电源电路为射频电路供电,射频电路包含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中包含热敏电阻,热敏电阻随温度改变阻值发生变化,使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发出调频信号。通过电源极板产生电势,经电流电路整流稳压后,为射频电路供电,通过射频电路实现温度检测,省去了外部电源连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型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和测温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在高能电场温度监控领域中,电场电势高达1000V/m以上,传感器设备的电源取电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发明人认为现有的测温传感器存在以下几种技术问题:一是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较为复杂,包含了单片机系统,功耗较大;无线功能的温度传感器还必须配备射频芯片进一步增加系统复杂性;二是温度采集系统的电源方式在温度监控节点数量庞大时存在接线工作量巨大,线路复杂;当采用电池为温度采集系统进行供电时,虽减少接线,但采用电池供电无法在小体积前提下满足长时间的巡航工作;三是一般温度采集系统配有塑料壳体,在野外紫外线直射条件下容易老化;四是温度采集系统回传当前主要采用总线回传的有线方式,或者采用Lora、WIFI等常见无线通讯方式,尤其常用的无线通讯所需要的芯片,外围电路复杂,造价较高。五是采用单片机的温度传感器在恶劣天气下无法正常工作,一般单片机工作温度和湿度都有特殊要求,在野外条件下,设备容易老化。
发明内容
本公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微型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和测温系统,通过电源极板产生电势,经电流电路整流稳压后,为射频电路供电,通过射频电路实现温度检测,省去了外部电源连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微型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包括,上电源极板、下电源极板和主板,主板上设置电源电路和射频电路,上电源极板与下电源极板通过馈电柱与电源电路连接,电源电路为射频电路供电,射频电路包含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中包含热敏电阻,热敏电阻随温度改变阻值发生变化,使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发出调频信号,实现温度测量。
进一步的,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包括三极管,三极管的基极连接LC谐振回路,调频信号通过LC谐振回路发出,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串联热敏电阻和滤波电容,在热敏电阻滤波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上并联电感。
进一步的,热敏电阻与电源电路连接,电源电路提供的电压经热敏电阻加载至三极管上。
进一步的,热敏电阻上依次并联电阻R4、电容C9、电容C6和电阻R6。
进一步的,热敏电阻与电源电路之间连接由上阻尼电阻和下阻尼电阻形成的并联电路。
进一步的,主板上设置射频天线,射频天线接收调频信号并将调频信号发出。
进一步的,电源电路包括整流电路和稳压电路,整流电路通过馈电柱与上电源极板与下电源极板连接,稳压电路与整流电路连接,整流电路与电容三点式振荡器连接。
进一步的,上电源极板与上电极底板连接,下电源极板与下电极底板连接,上电极底板、下电极底板和主板通过绝缘支撑柱固定于底座上方,所述底座与外壳连接,上电源极板、下电源极板和主板均位于外壳内。
进一步的,底座的下方设置螺纹盲孔。
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微型无源无线测温系统,包括,所述的一种微型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未经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57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