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不透光度测试装置进行测试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64798.4 | 申请日: | 2020-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8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任静;张金花;王宪章;薛刚;段恺;熊亚选;王志勇;宋庆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59 | 分类号: | G01N21/59;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麻吉凤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不透 光度 测试 装置 进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不透光度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遮阳产品的不透光度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装置包括通过隔板隔开的观察间和测试部,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观察孔,所述测试部包括黑箱体、第一光源、白箱体和至少一个第二光源;所述方法包括:将待测的遮阳产品固定于所述黑箱体和所述白箱体之间;在漫反射墙有光入射的情形下:按照预设的照度对照关系,调整配置于白箱体的所述第二光源发放的光的照度至设定照度,并且切断或接通所述第一光源;沿黑箱体、遮阳产品、白箱体的方向观察待测的遮阳产品;根据观察结果,确定遮阳产品的不透光度等级。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谋求满足不同的制造商和消费者关于更精细的遮阳产品的不透光度等级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透光度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遮阳产品的不透光度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遮阳产品的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室内的得热量和室内人体感官的舒适度,同时影响着建筑的节能水平,遮阳产品在我国建筑上应用日益广泛,遮阳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因此,评价遮阳产品的性能是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尤为重要。
中国发明专利(CN102221451A)公开了一种遮阳产品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黑白两个箱体,被测试件置于两个箱体中间,所述试件安装在所述白箱体一侧,通过卡具与所述黑箱体连接,黑箱体的另一侧连接有观察箱,所述观察箱和黑箱体之间设置有观察孔,所述黑箱体和观察箱不透光,上端分别设置有照明灯,白箱体对面设置有用于反射灯光到所述试件上的白色墙体。该文献中的装置尽管结构简单,但难以满足现有遮阳产品性能的分级要求,无法满足遮阳产品的制造商和消费者的选型需求。此外,中国标准(JGT 277-2010,JGT356-2012)也公开了类似的性能分级装置。前述的文献存在的缺陷在该标准中同样存在。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如下问题:无法提供更精细的不透光度等级。
技术方案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遮阳产品的不透光度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所述不透光度测试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观察间和测试部,所述观察间和测试部通过隔板隔开,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观察孔以便观察间内的观察员能够通过观察孔查看测试部内的待测的遮阳产品,所述测试部包括:黑箱体,其配置有第一光源;以及白箱体,其配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光源,且所述白箱体远离黑箱体的一侧为面向漫反射墙的开口侧;其中,所述黑箱体和所述白箱体连通以保证二者之间可透光;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测的遮阳产品固定于所述黑箱体和所述白箱体之间;在漫反射墙有光入射的情形下:按照预设的照度对照关系,调整配置于白箱体的所述第二光源发放的光的照度至设定照度,并切断或接通所述第一光源;沿黑箱体、遮阳产品、白箱体的方向观察待测的遮阳产品;根据观察结果,确定遮阳产品的不透光度等级。
对于上述遮阳产品的不透光度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预设的照度对照关系”的具体方式为:设定与遮阳产品的目标场景对应的类型级别;为每个类型级别配置预设的照度对照关系。
对于上述遮阳产品的不透光度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待测的遮阳产品包括有遮阳性能导向侧轨以及设置于所述有遮阳性能导向侧轨上的、不透光度等级已知的遮阳材料,所述的“按照预设的照度对照关系,调整配置于白箱体的所述第二光源发放的光的照度至设定照度”包括:按照预设的照度对照关系,调整配置于白箱体的所述第二光源发放的光,直至漫反射墙反射的光的照度达到根据预设的照度对照关系确定设定照度;或者使配置于白箱体的所述第二光源发放的光的照度调整为0,以漫反射墙反射的自然光的照度为设定照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六检测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47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听力仪器
- 下一篇:一种空气弹簧老化试验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