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听力仪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4734.4 | 申请日: | 2015-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4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R·索;J·托尔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迪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阙华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4 | 代理人: | 陈建春;吴召玲 |
地址: | 丹麦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听力 仪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听力仪器,包括配置成佩戴在人耳处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顶部和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听力仪器包括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包括:具有第一表面的导电材料,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安排在所述壳体的顶部处;第一负载翼,所述第一负载翼电连接到所述第一表面并安排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或第二侧相对于所述导电材料成角度,使得在发射期间所述第一负载翼将所发射的场的近场部分聚焦于所述听力仪器内,及所述第一负载翼在直交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平面中延伸。
本申请是2015年12月22日申请的、发明创造名称为“听力仪器”的中国 专利申请201510969885.0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单元。本发明还涉及听力仪器中使用的天线单元。
背景技术
放在耳朵处的例如用于帮助具有听力损失的人或者用于因任何其它原因提 供增强的听音体验的装置可有利地从其它单元无线接收信号和/或将信号传到其 它单元。为建立无线通信,需要天线单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可改善无线通信的听力仪器。此外,本发明的目标 还在于提供现有技术的备选解决方案。
通常,听力仪器并不按仅适合用在左耳或右耳上的版本进行售卖。当在听 力仪器壳体中提供天线单元时,难点在于不管该壳体放在左耳还是右耳,均需 确保天线性能一样。此外,当天线单元放置成靠近头部时,天线单元的谐振频 率与放置成实质上摆脱其它物体时不一样。
在一方面,用在将佩戴在人耳处的壳体中的天线单元可具有一个或多个下 述特征。天线单元可包括具有带狭槽的第一表面的导电材料,天线单元还包括 负载翼。负载翼相对于导电材料的放置可以是许多种中的一种,但应使得近场 聚焦于听力仪器内。狭槽可以是开口狭槽。狭槽可以是四分之一波长狭槽,或 者至少为电气上看见的四分之一波长狭槽。
在一方面,听力仪器可包括配置成佩戴在人耳处的壳体,该壳体包括顶部 和相应的左侧和右侧,听力仪器包括天线单元。天线单元可包括具有带狭槽的 第一表面的导电材料。狭槽可通过导电材料衬底中切出的洞或其它开口形成。 导电材料可安排在壳体的顶部处,即附近如平行于壳体的顶部。如果壳体包括 弯曲,如两个以上部分构成顶部,天线可包括连接的几个部分使得导电材料在 壳体的每一顶部附近。天线单元还可包括电连接到第一表面的第一负载翼。负 载翼可沿负载翼的长度进行连接。负载翼可安排在壳体的右侧或左侧相对于导 电材料成角度。该角度优选不为零,即两个部分不应平行。负载翼安排成使得 在使用期间如在主动发射期间,第一负载翼将所发射场的近场部分聚焦于听力 仪器内。
当狭槽被馈送信号时,跨狭槽产生电场,藉此,所发射的电场在跨狭槽的 方向具有电场分量的主要部分。当天线单元位于用户耳后的壳体中时,所发射 的场将沿用户头部的表面传播,其电场实质上直交于用户头部的表面。
有利地,第一负载翼可在实质上直交于第一表面的平面中延伸。除了改善 近场的聚焦之外,该构造的优点还在于在位于用户耳廓后面的小听力装置中很 理想。
负载翼可在多个位置电连接到第一表面,或者实质上沿负载翼的长度连续 连接,如整个长度或者该长度的一部分,例如在多个部分或者单一长度。负载 翼的面积与第一表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可以在1:10到10:1的范围中。两个以 上负载翼可连到第一表面,使得连接多个负载翼。负载翼的存在预期增强天线 单元的性能,因为其提高带宽性能。除此之外,已令人惊奇地发现,左-右性能 得以改善,这意味着具有天线单元的听力仪器可配置成放在头部的任一侧。负 载翼的存在提高了天线单元的带宽。除一个、两个或更多个负载翼之外,寄生 元件也可连到天线单元。
天线单元可适于发射和/或接收无线电频率的电磁信号。优选地,天线单元 配置成在ISM频带中运行。无线电频率可在从50MHz到15GHz的范围中,如 150MHz到750MHz,如1到6GHz,如约2.4GHz,如约5G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迪康有限公司,未经奥迪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47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