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立体停车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64503.3 | 申请日: | 2020-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1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华;陶永刚;刘东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神华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6/10 | 分类号: | E04H6/10;E04H6/4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61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立体 停车 系统 | ||
1.一种多层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安装在道路行车路面上的停车平台(1),和用于支撑所述停车平台(1)的支撑机构(2);
多层所述停车平台(1)两侧连接有延伸至道路行车路面上并供行人行走的爬梯(31),每层停车平台(1)上均连接有延伸至下一层停车平台(1)或道路行车路面的上车坡道(32)和下车坡道(33);
所述停车平台(1)由多个相邻布置的停车单元(11)拼装而成,所述停车单元(11)包括支撑组件(4)和单元平台(12),所述单元平台(12)包括水平网架(42)和停车板(13),停车板(13)安装在水平网架(42)上;
所述支撑机构(2)由多个支撑组件 (4)拼装而成,所述支撑组件(4)由四个间隔布置且组成矩形结构的钢构柱(41)构成,钢构柱(41)一端插入至行车路面内,另一端与所述水平网架(42)连接,所述水平网架(42)底端连接有支撑网架(43),所述支撑网架(43)和钢构柱(41)的侧壁连接;
所述水平网架(42)上连接有多个呈竖直布置的支撑板(16),所述停车板(13)安装在支撑板(16)上,所述支撑板(16)用于连接所述水平网架(42)上的多个连接节点(421);
钢构柱(41)上端连接有法兰盘(45),法兰盘(45)和水平网架(42)之间连接有用于放置水平网架(42)的连接节点(421)的钢柱定位组件(46),钢柱定位组件(46)包括设置在法兰盘(45)上的限位槽(466),限位槽(466)上设有可滑动的安装在法兰盘(45)上的节点定位件(463),以用于放置水平网架(42)的连接节点(4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平台(1)两侧均连接有延伸至道路行车路面上并供行人行走的电梯(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坡道(32)两侧和下车坡道(33)两侧均连接有用于供行人行走的人行过道(3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层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层停车平台(1)上均设有两个上车坡道(32)和两个下车坡道(33),两个所述上车坡道(32)和两个所述下车坡道(33)均沿道路的行车方向布置,且均与所述行车路面衔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行车隧道,所述行车隧道位于停车平台(1)正下方,且行车隧道一端与道路行车路面衔接,另一端与位于底层的停车平台(1)的上车坡道(32)或下车坡道(33)衔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构柱(41)底部连接有用于防止车辆撞到钢构柱(41)上的防撞提示牌(4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构柱(41)的侧壁上连接有多个支撑网架(43),相邻两个支撑网架(43)之间的夹角为90°或18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层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停车平台(1)之间的距离为2~3m,位于最下方的停车平台(1)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2~5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立体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平台(1)包括两个呈对称布置的停车台(17),每个停车台(17)均包括两个端部停车台(18)和至少一个中部停车台(19),所述中部停车台(19)位于两个端部停车台(18)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神华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神华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450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推送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 下一篇:一种岩棉彩钢板制造加工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