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达自适应旁瓣相消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3281.3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3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田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28 | 分类号: | G01S7/28;G01S7/29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冯春回 |
地址: | 21001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达 自适应 旁瓣相消 算法 | ||
1.一种雷达自适应旁瓣相消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主通道与若干个辅助通道;其中,主通道信号由主天线加权后合成,用于确定目标指向;辅助通道信号由各辅助天线单独送入,辅助天线通常为低增益的全向天线,其增益与主天线的副瓣电平相当。当期望信号与干扰同时到达主辅天线时,辅助通道中期望信号分量远小于主通道中期望信号分量;如果对辅助通道进行实时加权求和以弥补主辅通道间由波程差引起的固定相位差,再同主通道输出做相减运算,即可自适应的对消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自适应旁瓣相消算法,其特征在于:自适应旁瓣相消用V0表示相消输出,可表示为:其中,X表示主天线接收的信号;Y=[Y1,Y2,...,YN]T表示辅助天线接收的信号;W=[W1,W2,...,WN]T表示加权系数;“*”表示共轭,“H”表示共轭转置,“T”表示转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雷达自适应旁瓣相消算法,其特征在于:为了使输出的总功率最小,通常采用最小均方准则,其均方值为ξ=E[|V0|2],对其展开并求导可得使ξ最小的最优权矢量为:RXY表示主通道和辅助通道的互相关函数矩阵,RYY表示辅助通道的自相关函数矩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自适应旁瓣相消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SLC干扰样本点的有效选取;
B、多维矩阵实时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雷达自适应旁瓣相消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自适应干扰取样方法如下:
a、将探测距离内的主、辅天线的回波数据分成N段,每段取样的长度为32、64、128、256等几种;
b、对各主辅通道数据进行分段取样后,依次对分段后的每段数据进行权系数计算,分别得出每段数据的相消结果,再将每段相消结果数据进行拼接,从而得到最终的相消处理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雷达自适应旁瓣相消算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样点数目过多或者矩阵规模太过于庞大,计算相消权系数时耗费大量时间的问题,在软件实现中采用了并行的优化函数对矩阵运算进行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32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