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除尘灰冷压球团专用粘结剂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62297.2 | 申请日: | 2020-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5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金闯;王志国;吴文斌;刘上月;陈翔;梁康;李开权;李伟;肖茜;李来兴;张芳;黄靖;方盛楠;黎树霖;俞玉富;黄家维;陈小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柳钢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1/248 | 分类号: | C22B1/248;C22B1/243;C22B1/244 |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桂云 | 
| 地址: | 545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除尘 灰冷 压球团 专用 粘结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转炉除尘灰冷压球团专用粘结剂,涉及转炉干法除尘灰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它包括有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无机粘结剂4份~6份、有机粘结剂4份~6份。本发明既不需要对转炉除尘灰进行消解预处理,也不引入S、P等有害物质,同时还确保球团具备一定的生球强度,并在常温下养护、无需通过烘烤的方式即可得到强度满足炼钢要求的球团,能够合理利用转炉干法除尘灰中的活性CaO、MgO等碱性氧化物,含水量少,能满足钢厂对水分控制要求,使转炉除尘灰变废为宝的同时大幅度节省高温烘烤消耗的能源,不会引起新的能源及污染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炉干法除尘灰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转炉除尘灰冷压球团专用粘结剂。
背景技术
在转炉吹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温废气,主要成分是CO、O2、CO2、N2和SO2,其中CO含量高达80%以上。同时含有大量的工业粉尘,含尘浓度可达150g/Nm3-300g/Nm3,每吨钢可以产生10kg~30kg工业粉尘。这些转炉粉尘中含有50%以上的TFe,氧化钙含量也不低,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因此,合理利用这些粉尘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转炉干法除尘灰全铁含量高、碱性氧化物多的特点,研究者目前对此的利用方式有:制造热压块、合成非正分铁的氧化物、制备铁系颜料、返回烧结、生产冷固球团等。制造热压块的缺点在于热压块的生产必须在高温和密封条件下进行,因此对设备的要求很高,同时这种方法投资大,工艺复杂,已经逐渐被淘汰。合成非正分铁的氧化物、制备铁系颜料目前基本处于研究阶段,尚未实际生产。
而关于生产冷固球团,其需要用到粘结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610031958提供一种冷固球团快速固结用粘结剂,但其含有氯离子,对设备以及转炉除尘装置腐蚀严重,阻碍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专利申请号CN201410712266提供一种球团粘结剂及其生产的球团的方法,该方法需掺入较多的氧化铁皮,同时还需要配入瓦斯灰,给实际生产造成一定困难。专利申请号CN2017112628871提供一种适用于氧化铁皮类冷压球团的快干型粘结剂及其使用方法,但膨润土用量较高,造成球团品味下降。专利申请号CN201911040336提供一种用于转炉固体粉尘废弃物常温固结球团的粘结剂,该专利引入对转炉炼钢不利因素磷,因此阻碍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专利申请号2018107641993提供一种粉状物料环保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粘结剂制备过程繁琐,需二次烘干、粉碎,容易造成扬尘、能耗高等问题,且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目前普遍存在需对转炉除尘灰进行消解、球团生球强度低、需配备烘干设备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转炉除尘灰冷压球团专用粘结剂,其既不需要对转炉除尘灰进行消解预处理,也不引入S、P等有害物质,同时还确保球团具备一定的生球强度,并在常温下养护、无需通过烘烤的方式即可得到强度满足炼钢要求的球团,能够合理利用转炉干法除尘灰中的活性CaO、MgO等碱性氧化物,含水量少,能满足钢厂对水分控制要求,真正使转炉除尘灰实现变废为宝大幅度节省高温烘烤消耗的能源,不会引起新的能源及污染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有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无机粘结剂4份~6份、有机粘结剂4份~6份;
其中,所述无机粘结剂为水泥、石灰、碳酸钠、碳酸氢钠、矿渣微粉、钠基膨润土、钢渣微粉、水玻璃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有机粘结剂为黄原胶、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钠、淀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钠、糖浆、废糖蜜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柳钢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柳钢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22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