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定化菌藻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62268.6 | 申请日: | 2020-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6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耿兵;朱昌雄;田云龙;叶婧;韩丽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1/10 | 分类号: | C12N11/10;C12N11/04;C02F3/34;C02F3/32;C12R1/125;C12R1/89;C02F10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王浩然 |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化菌藻微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固定化菌藻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中含有枯草芽孢杆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藻微球,其中,以微球总质量为基准,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含量为108-109 CFU/g,所述微藻的含量为1.2-1.5重量%,所述海藻酸钠的含量为3-4重量%,所述明胶的含量为1-1.2重量%,所述氯化钙的含量为0.9-2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藻微球,其中,所述微藻和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量比为1:1.5-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藻微球,其中,所述微藻为小球藻(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化菌藻微球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枯草芽孢杆菌接种到愈创木酚固体培养基中,平板培养后转入LB固体培养基中进行恒温震荡培养至对数期,得到菌液,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17;
S2、将微藻接种至TAP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期,得到微藻培养液;
S3、将海藻酸钠、明胶和水混合,得到载体溶液;
S4、将所述菌液和所述微藻培养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菌藻溶液;将混合菌藻溶液加入到所述载体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滴定至氯化钙溶液中进行交联,然后进行清洗,得到固定化菌藻微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菌液的浓度为1.0×108-1.0×109 CFU/mL;所述微藻培养液的浓度为6.0×107-8.0×107 CFU/mL;所述载体溶液中海藻酸钠的浓度为0.03-0.05 g/mL,所述明胶的浓度为0.01-0.012 g/mL;所述氯化钙溶液的浓度为0.009-0.02 g/mL。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愈创木酚固体培养基,其成分包括:牛肉膏、蛋白胨、NaCl、CuSO4、愈创木酚和琼脂;所述LB固体培养基,其成分包括:胰蛋白胨、酵母粉、NaCl和琼脂;所述TAP培养基,其成分包括:H2NC(CH2OH)3、NH4Cl、MgSO4、CaCl2、K2HPO4、KH2PO4、Na2EDTA、ZnSO4、H3BO3、MnCl2、FeSO4、CoCl2、CuSO4、(NH4)6Mo7O24和CH3COO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226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