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功能荧光陶瓷的绿光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1206.3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3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康健;邵岑;申冰磊;张永丽;罗泽;邱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沂市锡沂高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5/06 | 分类号: | H01S5/06;H01S5/026;H01S5/024;H01S5/00;C04B35/622;C04B35/50;C04B35/4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朱智杰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功能 荧光 陶瓷 光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功能荧光陶瓷的绿光光源,包括激光器,散热基底,透镜,光纤,荧光陶瓷,外壳。激光器发射的蓝光经透镜耦合进入光纤,蓝光经光纤传输到荧光陶瓷的表面,激发荧光陶瓷变成绿光,随后经荧光陶瓷的整形输出高亮度绿光光源。本发明的荧光陶瓷为平凸透镜形状,集发光和整形为一体,节省照明元件,亮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功能荧光陶瓷材料的绿光光源。
背景技术
绿光在生物、工业、印刷、医疗、存储、显示和军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了获得高亮度绿光光源,一般有两种方案:一是采用绿光半导体激光器或对其进行合束,二是采用蓝光激光激发光转换材料。两者均涉及激光照明领域。
在第一种技术方案可以获得极好的激光光谱和波束特性,可以获得高能量绿光输出。但是,绿光激光器相对蓝光激光器来说它,需要更高的铟组分;由此引发了主要的物理变化,使得晶格常数发生变化并且缩短了带隙,光输出功率将会下降,价格昂贵。若采用光纤合束的方案来提高光输出功率,价格和成本也由此提升,性价比不高。同时,此绿光为激光,只能将用于激光医疗或对其扩束后用于激光投影,不适合应用在一般照明领域。
第二种技术方案优势显著。其成本较低、工艺简单;在保持光转换材料稳定发光的前提下,只需增加蓝光激光器的功率便可获得更高亮度。近年来,国内学者紧跟世界潮流,针对蓝光半导体激光器进行开发,目前已经实现量产,成本进一步下降;同时,国内针对光转换材料的研究也不断拓展,由荧光粉到荧光玻璃,再到荧光陶瓷,目前均可实现量产化。
荧光转换方案,一种是采用透镜聚焦蓝光,用于传输到荧光陶瓷的表面,随后激发荧光陶瓷;另一种是光纤传导激光蓝光传输到荧光陶瓷的表面,随后激发荧光陶瓷。相比前者,光纤传导激光蓝光的方案能将激发源和发射源这两个热源分离,单独进行散热处理;两者的相对位置随意调节,设计灵活性高。同时,光纤直接导出蓝光相比采用透镜将蓝光聚焦到陶瓷表面的方式,系统稳定性更好。但是,荧光转换的两种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光学系统仍较为复杂;2)针对荧光陶瓷,还需采用二次光学设计元件诱导发光、设计相关散热装置稳定器件运行。因此,荧光转换绿光光源有待进一步设计与延伸,来获得高亮度的绿光光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功能荧光陶瓷的激光照明用绿光光源,简化激光照明光源系统构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多功能荧光陶瓷的绿光光源,包括激光器,散热基底,透镜,光纤,荧光陶瓷,外壳。
所述荧光陶瓷为平凸透镜形状,集发光和整形为一体;所述激光器发射的蓝光经透镜耦合进入光纤,蓝光经光纤传输到荧光陶瓷的表面,激发荧光陶瓷变成绿光,产生的绿光经荧光陶瓷的整形变成平行光束。
优选的,所述激光器发射的波长为450~465 nm;
优选的,所述散热基底的材质为紫铜或铝;
优选的,所述透镜为球面透镜、渐变折射率透镜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荧光陶瓷为Ce:LuAG荧光陶瓷;Ce掺杂浓度为0.05~1.0 at%。
优选的,所述“平凸透镜型荧光陶瓷”的制作方式为“凝胶注模成型+真空烧结”;即光学设计结合制备工艺过程。具体制作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沂市锡沂高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新沂市锡沂高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12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