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锁合过载断电的锂电池充电宝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0703.1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0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林臣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臣怀 |
主分类号: | H01M50/574 | 分类号: | H01M50/574;H01M10/052;H02J7/00;H01R13/62;H01R13/629;H01R13/7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5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过载 断电 锂电池 充电 | ||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充电宝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动锁合过载断电的锂电池充电宝,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连接槽,壳体两侧均开设有弹槽,弹槽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弹槽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一,固定杆外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杆,壳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正极板。该自动锁合过载断电的锂电池充电宝,通过正极板、负极板、压敏电阻和移动杆内电介质板的相互配合,在连接头完全插入至连接槽内部时,控制电磁铁二通电产生磁场,带动卡键进入连接头外侧的凹槽内,从而锁定连接头的位置,保证了连接头在通电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因受到设计范围内的外力扰动而断开连接,提升了产品使用性能,防止了锂电池因突然断电而受到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充电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锁合过载断电的锂 电池充电宝。
背景技术
充电宝自身的充电插头直接通过交流电源可以对移动设备充电且自身具 有存电装置,可以在没有直电源或外出时给数码产品提供备用电源,然而在 充电宝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连接部位松动,而导致充电不稳定,或者 直接断开的情况,不仅不利于用户的使用,同时还会给连接的电器件造成损 伤,给用户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在充电宝的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移动充电宝和连接电器件的情况, 时常会导致连接部位受到外力的拉拔,从而导致连接头与充电宝之间出现松 动甚至分离的情况,使充电停止或者接触不良,不利于用户的使用,同时充 电宝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过载的情况,如不及时停止工作,会导致充电宝 过热,损伤锂电池和连接电器件,同时使用户置于危险之中。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自动锁合过载断电的锂电池充电宝来解决以上问 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锁合过载断电的锂电池充 电宝,具备自动锁合连接部位,使用过载时自动弹出连接头切断电路,保护 锂电池的优点,解决了普通充电宝连接不牢固,过载时继续工作,导致充电 宝过热、损伤锂电池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自动锁合连接部位,使用过载时自动弹出连接头切断电路, 保护锂电池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锁合过载断电的锂 电池充电宝,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连接槽,壳体两侧均开设有弹槽, 弹槽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弹槽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一,固定杆外侧活动连 接有移动杆,壳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正极板,壳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负极板, 壳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压敏电阻,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电磁铁一, 壳体底部开设有两个对称的启动槽,启动槽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二,弹簧二底 部固定连接有启动块,启动块内部固定连接有永磁体一,壳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磁铁二,壳体两侧均开设有卡槽,卡槽内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三,弹簧三外 侧固定连接有卡键,卡键内部固定连接有永磁体二,连接槽内部卡接有连接 头。
优选的,所述壳体为绝缘塑料材料,壳体内部设置有锂电池放置腔体, 便于锂电池的安装,防止了产品漏电,增加了产品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为金属材料,固定杆的直径等于移动杆的通孔直径, 固定杆的表面光滑,便于固定杆与移动杆的安装,使得移动杆可以沿着固定 杆移动,从而使移动杆挤压弹簧一增加弹性势能,实现产品过载时弹出连接 头,断开电路,保护产品不受损伤,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内部开设有通孔,移动杆的直径小于弹槽的直径, 移动杆的表面设置有凹槽,移动杆的内侧设置有电介质板,通过移动杆的移 动,使得电介质板插入至于负极板之间,改变正极板与负极板的相对面积, 使压敏电阻通电工作,控制电磁铁二通电产生磁场,从而锁定连接头,防止 连接头在使用的过程中因外力被拔出,从而损伤产品和电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臣怀,未经林臣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07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