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件定心装置、周边磨床及工件定位定心的调整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59128.3 | 申请日: | 2020-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8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夏向阳;周立成;李旭华;杨勇;张宁;夏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瑞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3/36 | 分类号: | B24B3/36;B24B41/06;B24B41/00;B24B55/00;B24B47/06;B24B47/20;B24B27/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何欢欢 |
| 地址: | 213166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件 定心 装置 周边 磨床 定位 调整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件定心装置、周边磨床及工件定位定心的调整方法,包括安装底座、转台台面、装夹组件和活塞组件;所述转台台面架设于所述安装底座上、并与所述安装底座转动连接,转台台面的中心设有空腔,所述活塞组件固定于所述空腔内,活塞组件的活塞杆穿过所述空腔、并与所述装夹组件固定连接,活塞杆可作上下进给运动;所述工件定心装置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沿活塞杆的周向对活塞杆上的多个轴向点或者轴向段进行同心限位,以使活塞杆沿直线运动。本发明可以保证活塞杆在轴向上的任何部位都不会产生径向偏差,从而使位于活塞杆末端的刀片定位精准,提高加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周边磨床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件定心装置、周边磨床及工件定位定心的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可转位刀片磨床是为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工程机械、铁路机车等行业和领域设计的机床,可以对不同材质、不同规格、不同形状的刀片进行周边磨削,并能够保持刀片的精度。
刀片通常通过活塞组件中气压推动的方式推送至加工工位,由于机床尺寸较大,活塞杆的长度尺寸也较大,因此活塞杆在推送过程中容易因内部的微小径向间隙导致刀片的定位精度降低,往往需要在活塞杆上增加导向元件,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导向元件均是简单的轴承密封,并且仅仅布置在活塞杆的端部,导向元件与活塞杆几乎为线接触形式,并不能保证活塞杆轴向上各个点的定位精度,当活塞杆长度尺寸较大时,仍然会产生刀片定位不准的情况,为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精确定位定心的工件定心装置和周边磨床,保证刀片的磨削精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周边磨床因活塞杆推送过程中径向位置不稳定,导致刀片的定位精度降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件定心装置、周边磨床及工件定位定心的调整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件定心装置,包括安装底座、转台台面、装夹组件和活塞组件;所述转台台面架设于所述安装底座上、并与所述安装底座转动连接,转台台面的中心设有空腔,所述活塞组件固定于所述空腔内,活塞组件的活塞杆穿过所述空腔、并与所述装夹组件固定连接,活塞杆可作上下进给运动;所述工件定心装置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沿活塞杆的周向对活塞杆上的多个轴向点或者轴向段进行同心限位,以使活塞杆沿直线运动。
所述多个轴向点或者轴向段是指导向组件与活塞杆的接触面由现有技术中的单一的线接触改进为多个间隔布置的线接触或者柱状的面接触,同时导向组件对活塞杆的中心限位具有同一性和整体性,而不是相互独立的各自中心限位,这样才能保证活塞杆作伸缩运动的径向偏移为零。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空腔内部、且套设于所述活塞杆的外周的至少两个第一导向结构,每个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包括导向单元安装座和套设于所述导向单元安装座和所述活塞杆之间的导套轴承,所述导套轴承对活塞杆上的轴向段进行同心限位;所述导向单元安装座与所述活塞组件的缸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套轴承包括轴承本体和滚珠,所述轴承本体的内圆周面沿周向布置有多列相互分隔的滚道槽,每列所述滚道槽内布置有多个滚珠,所述滚珠与活塞杆滚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转台台面上方的两个第二导向结构,每个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包括安装底座和带柄导向轴承,两个所述第二导向结构的所述带柄导向轴承沿Y轴相对布置于所述活塞杆的周向两侧、并与所述活塞杆滚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上设有与所述带柄导向轴承接触配合的铣扁面,所述铣扁面的长度大于所述活塞杆进给的行程。
进一步的,所述装夹组件包括与所述活塞杆连接的定位座和与所述定位座固定的V型块,所述V型块的顶部具有适于装夹工件的V型开口;所述V型块上还设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沿上下方向延伸,螺钉穿过所述腰型孔使所述V型块与定位座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瑞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瑞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91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