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59077.4 | 申请日: | 2020-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96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陈海军;严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B35/32 | 分类号: | D04B35/32 | 
| 代理公司: | 常德天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5 | 代理人: | 周惠君 | 
| 地址: | 41500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吸收 机构 纺织 用经编机 | ||
1.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经编机本体(200)和安装在经编机本体(200)内部的吸毛机构(100),所述吸毛机构(100)至少包括:
支撑框架(110),所述支撑框架(110)包括右支撑架(111)和位于右支撑架(111)左侧的左支撑架(112),所述右支撑架(111)和所述左支撑架(112)均对称设有两个,所述右支撑架(111)上表面开设有右架凹槽(1110),所述右架凹槽(1110)的上表面开设有下转动槽(1112),所述下转动槽(1112)设有两个,所述左支撑架(112)上表面开设有左架凹槽(1120),所述左架凹槽(1120)的右端设有转动头(1121),所述转动头(1121)设有两个,所述转动头(1121)内部开设有下转孔(1122);
粘毛装置(120),所述粘毛装置(120)对称设有两个,所述粘毛装置(120)包括转动辊(121),所述转动辊(12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转动辊(121)的表面套接有滚动带(122),所述滚动带(122)的外表面设有胶面,所述转动辊(121)的右端设有右转杆(1212),所述转动辊(121)的左端设有左转杆(1213),所述右转杆(1212)转动于所述下转动槽(1112)内部,所述左转杆(1213)转动于所述下转孔(1122)内部,所述右转杆(1212)右端设有插杆(1214),所述转动辊(12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限位盘(1211);
驱动装置(130),所述驱动装置(130)包括驱动杆(131),所述驱动杆(131)设有两个,所述驱动杆(131)的右端设有连接头(1311),所述连接头(1311)的外侧设有齿轮(1312),所述齿轮(1312)与所述连接头(1311)之间通过连接杆(1313)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131)的内部贯穿所述连接头(1311)开设有插槽(1310),所述插杆(1214)与所述插槽(1310)插接配合,所述插槽(1310)为六边形结构,所述插杆(1214)为六边形结构,两个所述齿轮(1312)之间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架(111)上方一端铰接有右保护壳(113),所述右保护壳(113)位于所述右架凹槽(1110)内部,所述右保护壳(113)上方设有右圆柱(1131),所述右圆柱(1131)内部开设有上转动槽(1133),所述上转动槽(1133)与所述下转动槽(1112)的半径相同,且所述上转动槽(1133)与所述下转动槽(1112)组合成一个圆柱形空腔结构,所述右转杆(1212)位于圆柱形空腔结构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架(111)位于所述下转动槽(1112)的右侧设有下保护管(1111),所述下保护管(1111)与所述下转动槽(1112)接通,所述右保护壳(113)位于所述右圆柱(1131)的右侧设有上保护管(1132),所述上保护管(1132)与所述上转动槽(1133)接通,所述上保护管(1132)与所述下保护管(1111)半径相同,且所述右转杆(1212)位于所述上保护管(1132)和所述下保护管(1111)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架凹槽(1110)内部中心处开设有下限位槽(1113),所述上转动槽(1133)内部中心处开设有上限位槽(1134),所述上限位槽(1134)与所述下限位槽(1113)半径相同,且所述下限位槽(1113)和所述上限位槽(1134)组合成一个圆盘形空腔结构,所述右转杆(1212)表面设有限位圈(1216),所述限位圈(1216)位于圆盘形空腔结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毛絮吸收机构的纺织用经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架(112)上方一端铰接有左保护壳(114),所述左保护壳(114)位于所述左架凹槽(1120)内部,所述左保护壳(114)上方设有左圆柱(1141),所述左圆柱(1141)内部开设有上转孔(1142),所述上转孔(1142)与所述下转孔(1122)的半径相同,且所述上转孔(1142)与所述下转孔(1122)组合成一个圆柱形转孔结构,所述左转杆(1213)位于圆柱形转孔结构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907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