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指纹图像的提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59066.6 | 申请日: | 2020-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9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 发明(设计)人: | 翟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彼岸行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T3/40;G06T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众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22 | 代理人: | 夏鹏 |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纹 图像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纹图像的提取方法,属于指纹自动识别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操作者自身身体部位来固定拍摄位置,能够避免面形和比利失调,使用操作者身体部位提供固定高度,通过拍摄具有标准刻度的尺子来获得缩放图像的比例系数。这使得我们在获得该系数后,能够利用该系数对后续用同样拍摄方式获得的指纹图像按照1:1的比例进行缩放。这些图像上传到后端指纹识别系统后,可以被准确的比对。本发明用移动计算设备拍摄图像,并能使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自动校正图像比例,校正后的图像被发送到可以进行指纹等生物特征比对的后端平台进行计算比对,用以找到最佳候选者或者直接找到该指纹的属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自动识别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指纹图像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指纹识别比对主要分为两类:1:1比对和1:N比对。在1:1比对中,在一个设备上只有一份注册的指纹,将进行尝试使用设备的用户指纹与登记的指纹进行匹配,以验证用户是否合法。一个比较常用的例子就是使用指纹验证解锁门锁或手机。1:N比对涉及在包含数十万甚至上亿指纹图像的大型数据库搜索其中一枚指纹以确定指纹的属主。1:N比对的一个重要使用场景是非捺印指纹匹配,其中“非捺印”指纹指的是意外留下的印痕而不是有意从某个体提取的,一般有意提取的指纹称为“捺印指纹”。一个常见的示例包括案件现场指纹比对。1:N比对面临的难点主要包括非捺印指纹图像的残缺、变形,提取和拍摄非捺印指纹时,比例发生变化。
当指纹数据库是小型规模或中型规模时,传统的指纹识别技术已经被成功地用于解决犯罪。使用指纹解决犯罪的传统流程通常包括三个步骤:指纹提取,物证专家标记特征和匹配后端数据。
虽然指纹匹配已被广泛应用于解决犯罪,但非捺印指纹提取仍然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在许多情况下,通常会需要将一个比例尺在被提取的非捺印指纹旁边,然后可以用相机拍摄指纹。所拍摄的图像会被带到指纹鉴定实验室 (一般为公安机关,或司法鉴定机构),专家需要利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中的工具软件,根据图像中的比例尺将图像重新调整为1:1的比例。这需要大量的手动工作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整个指纹图像的采集过程中,如果指纹没有得到正确的拍摄(如相机镜头表面与指纹所在平面不平行),则所拍摄的指纹图像会发生变形,这些变形很难纠正。这种变形会降低计算机自动识别指纹的准确程度,提高误识率。很多时候,指纹样本是通过胶带转印到特定指纹卡片上的,但是这个过程大几率会破坏指纹原有纹路或者形态,也是导致变形的主要因素之一。样本采集后可以使用上述的方法用相机在指纹样本上拍摄图像,或者使用设定特定参数的平板扫描仪来获得样本的1:1数字副本。但是在后期进行图像扫描录入时,比例尺参数设定完全依赖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和责任心。这使得前期采集的非捺印指纹在扫描入库这一关键步骤时,还会大几率增加误差。
目前的指纹提取方法都需要很多操作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导致指纹图像的失真、变形,从而降低后台指纹比对算法的识别准确度。此外,移动式计算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在公安(但不限于)等用户中越来越受欢迎。因此,在移动计算设备上进行自动指纹提取,降低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门槛,省略指纹提取的操作环节,进而减少对指纹图像质量的负面影响,是指纹工作者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纹图像的提取方法。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指纹图像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移动计算设备的摄像头对刻度尺进行拍照,进行比例尺缩放系数校准,得到比例缩放系数;
S2、进行指纹拍照,并利用比例缩放系数进行图像缩放,得到含有指纹的缩放图像;
S3、将含有指纹的缩放图像裁剪后保存至移动计算设备,并撒送到后台置位系统进行图像特征自动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彼岸行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彼岸行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90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