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装附件齐套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8616.2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8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黄露;李广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G08B21/24;G08B7/06;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丽 |
地址: | 31005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装 附件 检测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装附件齐套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的包装附件齐套检测方法存在的效率较低以及后续排查困难的技术问题,所述方法应用于包装附件齐套检测系统,所述附件齐套检测系统包括制造执行系统MES以及至少一个摄像机,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MES获取第一工位对应的产品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工位对应的产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工位对应的检测模型;通过所述第一工位对应的摄像机获取所述第一工位对应的检测视频;利用所述检测模型对所述检测视频中的所述第一工位上的产品的附件进行检测,判断所述第一工位上的产品的附件是否齐套;若否,则记录所述第一工位上的产品为非齐套产品,并输出报警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包装附件齐套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包装是3C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末端环节,所谓“3C产品”,是计算机类(computer)、通信类(communication)和消费类(consumer)电子产品三者的统称,亦称“信息家电”,例如电视机、电脑、平板电脑、手机或数字音频播放器等。不同的3C产品需要配置的附件不同,以电视机为例,在包装过程中电视机需要配置的附件有前衬板、侧衬板、底座支架、说明书等,由于3C产品需要配置的附件的数量较多,在包装3C产品时极易发生附件漏放或错放等意外情况,轻则引起客户投诉,重则造成经销商批量退货,不仅给生产企业带来大量返工的经济损失,更影响品牌口碑。
目前,在进行包装附件齐套检测时主要采用人工检测的方式,工作效率低下,且由于包装完后往往需要送入仓库,若不及时发现,后续排查难度很大,可见,现有的包装附件齐套检测方法存在的效率较低以及后续排查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装附件齐套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的包装附件齐套检测方法存在的效率较低以及后续排查困难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装附件齐套检测方法,应用于包装附件齐套检测系统,所述附件齐套检测系统包括制造执行系统MES以及至少一个摄像机,该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通过所述MES获取第一工位对应的产品信息,其中,所述产品信息用于指示在所述第一工位上需要检测的产品的附件;
根据所述第一工位对应的产品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工位对应的检测模型;
通过所述第一工位对应的摄像机获取所述第一工位对应的检测视频,其中,所述检测视频中包括当前在所述第一工位上的产品的附件;
利用所述检测模型对所述检测视频中的所述第一工位上的产品的附件进行检测,判断所述第一工位上的产品的附件是否齐套;
若否,则记录所述第一工位上的产品为非齐套产品,并输出报警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MES获取第一工位对应的产品信息,其中,产品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一工位上需要检测的产品的附件,根据第一工位对应的产品信息,确定第一工位对应的检测模型,通过第一工位对应的摄像机获取第一工位对应的检测视频,其中,检测视频中包括当前在第一工位上的产品的附件,利用检测模型对检测视频中的第一工位上的产品的附件进行检测,判断第一工位上的产品的附件是否齐套,若否,则记录第一工位上的产品为非齐套产品,并输出报警信息。针对不同工位包装的附件不相同,一个工位可能包装多个附件,也可能只包装一个附件的情况,对每个工位包装的附件都进行齐套检测,不仅提高包装附件齐套检测的效率,而且可以明确具体是那个工位未包装对应的附件,避免后续排查困难的问题。
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包装附件齐套检测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声光报警设备,所述记录所述第一工位上的产品为非齐套产品,并输出报警信息,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工位对应的声光报警设备是否设置为静音模式;
若设置为静音模式,则所述第一工位对应的声光报警设备控制闪光灯提示所述第一工位上的产品为非齐套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86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