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外壳用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58133.2 | 申请日: | 2020-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2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沈翠凤;裴玉兵;杨汉华;段文勇;陈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53/02;C08L23/28;C08L23/08;C08L23/22;C08L23/06;C08L33/04;C08K13/04;C08K7/24;C08K3/22;C08K3/30;C08K5/098;C08K3/26;C08K3/3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钱超 |
| 地址: | 2240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蓄电池 外壳 用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外壳用料,原料为:PVC、硫酸钡、阻燃剂、抗氧剂、DCHP、硬脂酸镁、甲基丙烯酸丁酯、颜料、抗静电剂、纳米碳酸钙、硬脂酸钙、滑石粉、SBS、CPE、紫外线吸收剂、丁基橡胶、膨胀石墨、硅酸铝、POE、GF、二氧化硅、EBS、ACR、DOP、硬脂酸镉、PE蜡、HDPE和DCTP;根据国家标准GB/T1043检测标准抗冲击强度50kJ/m2;23℃缺口冲击强度8.5kJ/m2,冲击回弹性26%,耐寒性‑40℃对折无裂纹;维卡软化点107℃,根据GB/T检测标准检测断裂伸长率9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外壳用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外壳用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但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等。
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主要采用电力驱动的汽车,大部分车辆直接采用电机驱动,有一部分车辆把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其难点在于电力储存技术。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污染物也显著减少,由于电厂大多建于远离人口密集的城市,对人类伤害较少,而且电厂是固定不动的,集中的排放,清除各种有害排放物较容易,也已有了相关技术。由于电力可以从多种一次能源获得,如煤、核能、水力、风力、光、热等,解除人们对石油资源日见枯竭的担心。电动汽车还可以充分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富余的电力充电,使发电设备日夜都能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有关研究表明,同样的原油经过粗炼,送至电厂发电,经充入电池,再由电池驱动汽车,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经过精炼变为汽油,再经汽油机驱动汽车高,因此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量,正是这些优点,使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应用成为汽车工业的一个“热点”。有专家认为,对于电动车而言,目前最大的障碍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价格影响了产业化的进程,与混合动力相比,电动车更需要基础设施的配套,而这不是一家企业能解决的,需要各企业联合起来与当地政府部门一起建设,才会有大规模推广的机会。
蓄电池(Storage Battery)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是按可再充电设计的电池,通过可逆的化学反应实现再充电,通常是指铅酸蓄电池,它是电池中的一种,属于二次电池。它的工作原理:充电时利用外部的电能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输出,比如生活中常用的手机电池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强度高、拉伸强度高、弯曲强度高的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外壳用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外壳用料强度低,冲击强度低和拉伸强度低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外壳用料,其原料按质量份数配比如下:PVC100份,硫酸钡2-6份,阻燃剂6-10份,抗氧剂0.4-0.8份,DCHP10-12份,硬脂酸镁为0.3-0.5份,甲基丙烯酸丁酯4-8份,颜料0.1-0.5份,抗静电剂4-8份,DCTP3-5份,纳米碳酸钙4-8份,硬脂酸钙0.5-4.5份,滑石粉10-20份,SBS12-14份,CPE1-2份,紫外线吸收剂16-20份,丁基橡胶1.5-3.5份,膨胀石墨4-6份,硅酸铝1-3份,POE10-20份,GF5-10份,二氧化硅1.5-3.5份,EBS4-14份,ACR为0.5-2.5份,DOP20-40份,硬脂酸镉0.2-0.6份,PE蜡8-10份,HDPE10-20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燃剂为三氧化二锑。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AT-10、抗氧剂AT-215、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81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器学习系统及其资源配置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口腔牙齿正畸托槽定位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