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品的环保生产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7777.X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6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康尔乐被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03 | 分类号: | D06M15/03;D06M13/207;D06P5/20;D06P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2131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品 环保 生产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品的环保生产制备工艺,包括:基布的清洗,基布的脱水,基布的烘干,基布的染色,基布的固色,将经过染色后的布料放入固色室进行固色处理,固色方式采用微波固色的方式,基布的抗菌整理,将壳聚糖、柠檬酸放入60℃的水中加热7小时,然后利用搅拌设备搅拌均匀,壳聚糖的浓度为0.15%,柠檬酸的浓度为0.2%—1%,将固色后的布料放置如上述抗菌整理溶液内,室温下浸泡30min。本发明通过在高压染缸内进行高温高压下染色,整个染色过程中在密闭条件下进行,使得颜料附着性更好,并且在染色结束后增加布料的微波固色处理,工艺流程简单,固色成本较低,方便操作,避免后期运输途中布料脱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品的环保生产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纺织工业是将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加工成各种纱、丝、线、带、织物及其染整制品的工业部门。按纺织对象可分为棉纺织工业、麻纺织工业、毛纺织工业、丝纺织工业、化学纤维纺织工业等。按生产工艺过程可分为纺纱工业、织布工业、印染工业、针织工业、纺织品复制工业等。纺织工业是轻工业的重要工业部门之一,与重工业比,它具有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建设周期短、容纳就业人数多等特点。
但是纺织品在进行生产制备过后,由于运输存储的条件有限,使得纺织品在一些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生细菌的滋生,甚至发生脱色,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纺织品在进行生产制备过后,由于运输存储的条件有限,使得纺织品在一些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生细菌的滋生,甚至发生脱色,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的缺点,而提出一种纺织品的环保生产制备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纺织品的环保生产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基布的清洗,先将将漂洗池内的水温加热到50-60℃,然后再将所需的基布放入到漂洗池内,并且在漂洗池内加入1-2g/L的淀粉酶,通过搅拌设备进行揉搓,揉搓时间不低于1h,揉搓结束后,将漂洗池内脏水排出,然后重新注入清水,并往池内水溶液中加入抗菌剂0.6-1.5g/L、催化剂10-20g/L、柔软剂10-20g/L,再次通过设备搅拌后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不少于25min;
S2,基布的脱水,将S1过程中经过浸泡后的基布取出,然后将其放置如甩水桶内进行电动脱水作业,其中根据基布的重量调整甩水桶转速,其中转速不高于1000转每分钟;
S3,基布的烘干,将基布均匀铺设在输送辊上进行输送,其中输送辊的输送速度控制在1m/min,沿着布料传输方向等间距设置电加热管组;
S4,基布的染色,将经过表面烘干后的基布置于高压染缸内,然后往高压染缸注水到纺织布料与水的质量比为1:4后注入蒸汽,当高压染缸内水的温度升到85-100℃时,往高压染缸加入精练剂并搅拌溶液,同时加入碱溶液,调节PH值到8.5-9时进行密封处理,将高压染缸的压力保持在6Mpa,使得溶液温度保持在不低于150度的条件下,持续时间不少于50min,将高压染缸内的压力和温度降至常温常压,然后排尽高压染缸内的溶液,完成染色步骤;
S5,基布的固色,将经过染色后的布料放入固色室进行固色处理,固色方式采用微波固色的方式,其中微波的频率范围为1900-2200MHz,其中微波固色时间不少于30min,且在固色过程中维持温度控制在30-40℃;
S6,基布的抗菌整理,将壳聚糖、柠檬酸放入60℃的水中加热7小时,然后利用搅拌设备搅拌均匀,壳聚糖的浓度为0.15%,柠檬酸的浓度为0.2%—1%,将固色后的布料放置如上述抗菌整理溶液内,室温下浸泡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康尔乐被服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康尔乐被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77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