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目标特性参数测量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57188.1 | 申请日: | 2020-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7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常帅;宋延嵩;赵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C21/16 | 分类号: | G01C21/16;G01C21/20;G01C21/00;G01S19/45;G01S19/4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002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目标 特性 参数 测量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目标特性参数测量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红外光相机(1)、可见光相机(2)、激光测距机(3)、方位转台(4)、俯仰转台(5)、承载体(6)、第二GPS天线(7)、GPS/INS组合系统(8)、第一GPS天线(9)、主控计算机(10)、第二光通信模块(11)、第一光通信模块(12)、GPS差分站(13)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目标特性参数测量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俯仰转台(5)安装在承载体(6)上;方位转台(4)安装在俯仰转台(5)上;激光测距机(3)安装在方位转台(4)上;可见光相机(2)安装在激光测距机(3)上;红外光相机(1)安装在可见光相机(1)上;第二GPS天线(7)、GPS/INS组合系统(8)、第一GPS天线(9)、主控计算机(10)、第二光通信模块顺次安装在承载体(6)上;GPS差分站(13)安装在第一光通信模块(12)上;红外光相机(1)、可见光相机(2)、激光测距机(3)、方位转台(4)、俯仰转台(5)、GPS/INS组合系统(8)、第二光通信模块(11)通过线缆与主控计算机(10)相连;第二GPS天线(7)、第一GPS天线(9)通过线缆与GPS/INS组合系统(8)相连;
具体目标参数测量步骤如下:
步骤1、红外光相机(1)对目标成像获得目标的红外图像,可见光相机(2)对目标成像获得目标的可见光图像,在主控计算机(10)内完成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并完成目标识别与跟踪;
步骤2、激光测距机(3)获得目标距离L值;方位转台(4)获得方位转角α1,俯仰转台(5)获得俯仰转角α2;根据如下公式获得目标在视轴坐标系下的坐标(x1,y1,z1),
步骤3、第一光通信模块(12)将GPS差分站(13)获得的位置差分坐标修正值(ΔX,ΔY,ΔZ)传输给第二光通信模块(11),第二光通信模块(11)获得位置差分坐标修正值后,将此修正值送入主控计算机(10);第一GPS天线(9)获得大地坐标(X2,Y2,Z2),对坐标(X2,Y2,Z2)进行处理获得坐标(X3,Y3,Z3)=(X2+ΔX,Y2+ΔY,Z2+ΔZ);
步骤4、应用如下公式将坐标(x1,y1,z1)转换为空间大地直角坐标(X1,Y1,Z1),
式中,θ1为承载体(6)的横滚角,θ2为承载体(6)的航向角,θ3为承载体(6)的俯仰角,θ1,θ2,θ3由GPS/INS组合系统(8)给出;
B为纬度值,L为经度值,B与L由第一GPS天线(9)与GPS/INS组合系统(8)共同给出;
步骤5、间隔时间t后对目标再次进行测量,重复步骤1、步骤2、步骤3、步骤4,获得目标位置(X4,Y4,Z4),则目标的三维速度(VX,VY,VZ)可通过下式求出:
步骤6、以坐标(X1,Y1,Z1)为原点,建立地理坐标系,将坐标(X4,Y4,Z4)转换到地理坐标系下,获得坐标(x4,y4,z4),则目标的航向角β1、俯仰角β2由下式求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718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阳光棚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运用锆石结构判别锆石成因类型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