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切片的数据安全传输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6913.3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8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毛玉欣;夏磊;何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41 | 分类号: | H04W12/041;H04W12/0431;H04W12/033;H04W12/106;H04W12/06;H04W48/08;H04W48/16;H04W76/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嘉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07 | 代理人: | 金波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嘉定区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切片 数据 安全 传输 实现 方法 | ||
1.一种网络切片的数据安全传输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用户接入认证成功之后,AUSF为用户UE产生网络切片锚定密钥K1;
AUSF向AMF发送网络切片标识S-NSSAI和网络切片锚定密钥K1的映射关系,AMF保存该映射关系;
AUSF向用户UE返回需要进行用户面数据加密的网络切片标识S-NSSAI,以及数据传输安全保护的指示;
用户UE根据数据传输安全保护的指示为网络切片标识S-NSSAI产生网络切片锚定密钥K1,并保存网络切片标识S-NSSAI和网络切片锚定密钥K1的映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切片的数据安全传输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切片锚定密钥K1作为用户UE接入网络切片的密钥锚,该密钥锚根据KAUSF使用密钥产生算法产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网络切片的数据安全传输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切片锚定密钥K1由AUSF根据UDM中的用户签约信息产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切片的数据安全传输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DM中的用户签约信息包含用户可接入的S-NSSAI标识的网络切片,以及需要进行用户面数据保护的网络切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切片的数据安全传输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MF保存网络切片标识S-NSSAI和网络切片锚定密钥K1的映射关系之后,当AMF收到用户UE接入S-NSSAI标识的网络切片的会话建立请求时,根据网络切片锚定密钥K1使用密钥产生算法产生该S-NSSAI标识的网络切片的用户面机密性密钥K2和/或用户面完整性密钥K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网络切片的数据安全传输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MF将用户UE接入S-NSSAI标识的网络切片的用户面机密性密钥K2和/或用户面完整性密钥K3通过该网络切片内的SMF发送给UPF并保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切片的数据安全传输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UE根据KAUSF使用密钥产生算法产生网络切片锚定密钥K1,该用户UE使用的密钥产生算法和AUSF产生网络切片锚定密钥K1使用的密钥产生算法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切片的数据安全传输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UE根据数据传输安全保护的指示为网络切片标识S-NSSAI产生网络切片锚定密钥K1,并保存网络切片标识S-NSSAI和网络切片锚定密钥K1的映射关系之后,当用户UE接入S-NSSAI标识的网络切片,发起该S-NSSAI标识的网络切片的会话建立请求时,用户UE根据网络切片锚定密钥K1使用密钥产生算法产生该S-NSSAI标识的网络切片的用户面机密性密钥K2和/或用户面完整性密钥K3,该用户UE使用的密钥产生算法和AMF使用的密钥产生算法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网络切片的数据安全传输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用户UE完成接入S-NSSAI标识的网络切片的会话建立后,用户UE使用该网络切片开展应用业务,在用户UE和网络切片内的UPF之间传输的应用业务的数据流使用该S-NSSAI标识的网络切片的用户面机密性密钥K2和/或用户面完整性密钥K3进行传输安全保护;该传输安全保护包括使用用户面机密性密钥K2进行数据加密传输,使用用户面完整性密钥K3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691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