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用低磁性物质的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56893.X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4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仰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3;H01M4/62;H01M4/133;H01M4/1393;H01M4/04;H01M10/0525;C01B32/05;F26B5/04;F26B25/06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沈涛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磁性 物质 石墨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电池用低磁性物质的石墨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负极材料包括,按重量份计:90~110份石墨主体材料、10~50份碳化材料、5~10份粘合剂、1~5份表面活性剂和1~500份水,所述碳化材料由针状焦、沥青焦中的至少一种经高温反应、保温磁化制备得到;所述碳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针状焦和/或沥青焦粉碎后整形,得到粉碎料;(2)将粉碎料置于惰性气体保护及磁场条件下的碳化炉中400~440℃保温反应10~15h,得到碳化材料。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用低磁性物质的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碳化材料置于振动频率为10~15Hz的剪切混料机中进行搅拌,得到混合粉体材料;
步骤二:向所述混合粉体材料中加入质量百分数为30%~50%的粘合剂,以振动频率为15~25Hz的频率进行混料,得到混合料;
步骤三:向所述混合料中加入石墨主体材料,以振动频率为10~15Hz的频率进行混料,得到粗料;
步骤四:向所述粗料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水,高频搅拌直至粘度达标后加入剩余的粘合剂,低频搅拌混匀,得到石墨负极浆料;
步骤五:将所述石墨负极浆料涂覆于铜箔上,然后送入干燥箱干燥得到锂电池用石墨负极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用低磁性物质的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搅拌的搅拌频率为30~40Hz,分散频率为40~50Hz;低频搅拌的搅拌频率为20~30Hz,分散频率为20~30Hz。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用低磁性物质的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的干燥箱包括箱体(1)、设置于箱体(1)内的电加热件(2)、通过第一铰接件(131)与安装于箱体(1)内底面上的第一支撑柱(13)的上端铰接并位于所述电加热件(2)下端的置料板(30)、以及与所述置料板(30)的一侧底面通过连接件(15)连接的固定于所述箱体(1)内底面上的气缸(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用低磁性物质的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5)包括与所述气缸(14)的推动杆(141)连接的开设有第一凹槽(152a)的第一连接件(152)、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52a)内且与所述第一凹槽(152a)两侧槽壁螺接并开设有使推动杆(141)通过的第二凹槽(153a)的第二连接件(153)、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53)的上端连接并与所述置料板(30)下表面连接的第二铰接件(1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用低磁性物质的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52)的下表面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152a)连通的使所述推动杆(141)通过的第一通道(152b),所述推动杆(141)上分别套接有位于所述第一通道(152b)下端的第一限位环(141a)和位于所述第一通道(152b)上端的第二限位环(141b)。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用低磁性物质的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环(141b)上设置有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环(141b)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连接件(153)侧壁上开设的与所述第二凹槽(153a)连通的第二通道(153b)、置料板(30)上开设的第三通道(301a)并与设置于所述置料板(30)端部开设的安装槽(301)内底面上的扭簧件(34)连接的第二挡板(33)连接的连接绳(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用低磁性物质的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301)的槽侧壁上安装有设置于所述第二挡板(33)的第一限位杆(3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用低磁性物质的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侧壁上安装有设置于所述连接绳(16)下端的第二限位杆(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州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689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