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分式MEMS气体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56399.3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0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民;李东光;张雪岭;俞晓涛;卢美娟;胥海艳;樊海春;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同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17 | 分类号: | G01N21/17;G01N21/31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李震勇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式 mems 气体 传感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差分式MEMS气体传感器,其内部设有腔空间镜像对称且设于同一层的两组腔室组,每组腔室组各包括相交连通的气室腔和声室腔;每个声室腔内各设有一用来检测声音信号的微音器;每组腔室组仅通过其气室腔的顶部腔壁设有的多个透气孔与差分式MEMS气体传感器外的大气相连通;其中一组腔室组的气室腔还配备有激光组件,所述激光组件产生的激光能射入至该气室腔内。本发明采用双气室差分设计,极大降低环境噪声对测量的影响,精度高,体积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MEMS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差分式测试法的MEMS(微机电系统)气体传感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环保力度和范围的不断扩大,空气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空气质量监测也开始向室内监测扩展。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对测量精度要求并不比大气空气质量监测低,而设备体积却要求更小,甚至可以随身携带。
现有的气体浓度检测设备有光谱仪、电化学传感器、MEMS传感器、化学分析仪等。光谱仪成本高,体积大,对环境要求较高。电化学传感器精度较低,漂移严重。化学分析仪测量缓慢,操作复杂,体积也大,不适合自动监测使用。MEMS传感器是未来的新方向。但目前公开的MEMS气体传感器技术,测量精度还达不到监测用途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差分式MEMS气体传感器,具体为:
差分式MEMS气体传感器,其内部设有腔空间镜像对称设于同一层的两组腔室组,每组腔室组各包括相交连通的气室腔和声室腔;每个声室腔内各设有一用来检测声音信号的微音器;每组腔室组仅通过其气室腔的顶部腔壁设有的多个透气孔与差分式MEMS气体传感器外的大气相连通;其中一组腔室组的气室腔还配备有激光组件,所述激光组件产生的激光能射入至该气室腔内。
本发明的差分式MEMS气体传感器利用差分检测法,双气室腔和双声室腔形成差分测量;为方便描述,定义配备激光组件的气室腔为第一气室腔32,另一气室腔则为第二气室腔33,与第一气室腔同组的声室腔为第一声室腔34,另一则为第二声室腔35,第一声室腔内的微音器为第一微音器23,另一则为第二微音器24;由于第一气室腔32腔内被射入激光,产生光激励,即经过调制的激光束在第一气室腔32内照射到所测气体分子61上,当激光的波长正处于所测气体分子61的吸收峰波长时,所测气体分子61会产生周期性的热突变和振动,产生周期性声波即气体声音信号62,由于差分式MEMS气体传感器的外界存在噪声信号,因此,第一微音器23可采集到的声音信号是由与第一气室腔32相连通的连通口进入第一声室腔34内的气体声音信号62和外界噪声信号63的总和,并由第一微音器23将声波信号转换为可被处理的电信号;而第二气室腔33内没有光激励,因而第二微音器24仅能采集到由与第二气室腔33相连通的连通口进入第二声室腔35内的外界噪声信号63,并由第二微音器24将声波信号转换为可被处理的电信号;将两个微音器23、24所采集生成的两组电信号做差,最终得到的就是被检测气体对应的信号,再通过分析此信号即可计算得出被检测气体的浓度,从而降低了外界噪声对测量的影响,使得测量结果更为准确。
所测气体的浓度越大,声波越强。通过对声波进行反推导,可以得出气体的浓度数据。对激光进行周期性调制为了进行滤波操作,提高信号信噪比。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MEMS光声光谱原理对气体浓度进行测量,精度高,体积小;
2.采用双气室差分设计,极大降低环境噪声对测量的影响;
3.MEMS多光程设计,提高信号检测精度;
4.嵌套二次声腔设计,提高声信号检测分辨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同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同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63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