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磨损程度便于观察的深海探测用耐高压电缆及其泄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56237.X | 申请日: | 2020-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5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谢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斯质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14 | 分类号: | H01B7/14;H01B7/24;H01B7/40 |
| 代理公司: | 安徽潍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6 | 代理人: | 张兰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损 程度 便于 观察 深海 探测 高压 电缆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磨损程度便于观察的深海探测用耐高压电缆及其泄压方法,包括内置层、对接胶层、第一粘接气囊、第二粘接气囊、第一对接层和第二对接层,所述内置层的外侧粘接连接有对接胶层,且对接胶层的外侧粘接连接有预设涂层,所述预设涂层的内侧粘接连接有第一粘接气囊,且预设涂层的内侧开设有预留空腔,并且预留空腔的内侧粘接连接有第二粘接气囊。该磨损程度便于观察的深海探测用耐高压电缆及其泄压方法,当电缆受压时对应角度受力的第一气囊将随之形变,并通过输气通道向末端的第二气囊供气处理,使其膨胀并推动2组抵触件进行角度活动,并推动外侧的对接层进行对应角度的抵触泄压工作,从而快速对压力进行自适应的分散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海探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磨损程度便于观察的深海探测用耐高压电缆及其泄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们对海洋的不断探索发展,深海探测技术也在不断提高进步,而进行海底探测的过程中进行电力输送时,深海电缆则是必不可少的物件之一,其决定了海底信号传递的稳定性与流畅度,但是现有的深海探测用耐高压电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比如:
1、如公开号为CN211980256U的一种高强度耐磨型深海电缆,且采用夹紧结构,可以对深海电缆的接头处更好的防水,让海水隔离在深海电缆外,同时安装有固定圈和固定器,但是现有的深海探测用耐高压电缆在海底幽暗的环境里无法让使用者便捷的对其磨损程度进行观察工作,进而无法及时对其进行定段更换处理,给使用者的操作带来了不便;
2、现有的深海探测用耐高压电缆不具备较好的抗压效果,导致其在海底高压环境下受水流波动的影响时,无法稳定的对接触的压力进行支撑泄压处理,进而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导致装置的整体使用寿命降低。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电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损程度便于观察的深海探测用耐高压电缆及其泄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海底幽暗的环境里无法让使用者便捷的对其磨损程度进行观察工作,进而无法及时对其进行定段更换处理,不具备较好的抗压效果,导致其在海底高压环境下受水流波动的影响时,无法稳定的对接触的压力进行支撑泄压处理,进而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导致装置的整体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磨损程度便于观察的深海探测用耐高压电缆及其泄压方法,包括内置层、对接胶层、第一粘接气囊、第二粘接气囊、第一对接层和第二对接层,所述内置层的外侧粘接连接有对接胶层,且对接胶层的外侧粘接连接有预设涂层,所述预设涂层的内侧粘接连接有第一粘接气囊,且预设涂层的内侧开设有预留空腔,并且预留空腔的内侧粘接连接有第二粘接气囊,同时第二粘接气囊与第一粘接气囊相连接,所述预留空腔的内侧开设有导向槽,且导向槽的外侧依次嵌套安装有第一抵触件和第二抵触件,并且第一抵触件和第二抵触件与第二粘接气囊的外侧相连接,所述第一抵触件和第二抵触件的中端贯穿安装有连接轴,且第一抵触件和第二抵触件与预留空腔的内侧相连接,所述预设涂层的外侧粘接连接有第一对接层,且第一对接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件,所述第一对接层的外侧粘接连接有第二对接层,且第二对接层的内侧开设有卡合槽,并且卡合槽与固定件的外侧相连接,所述第一对接层的外侧粘接连接有粘接层,且粘接层与第二对接层的内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对接胶层设置有第一嵌套件和第二嵌套件,且对接胶层的内端贯穿安装有第一嵌套件,并且第一嵌套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嵌套件,同时第二嵌套件与对接胶层的内侧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嵌套件为HPPE加强筋材质,且第一嵌套件关于对接胶层的中心点等角度分布,并且第一嵌套件通过第二嵌套件组合呈环形状结构,同时第二嵌套件为弹性硅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第一粘接气囊设置有输气通管和密封层,且第一粘接气囊的内端贯穿安装有输气通管,并且输气通管的末端与第二粘接气囊相连接,同时输气通管的边端内侧粘接连接有密封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斯质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斯质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62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