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气体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3328.8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2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孙民琴;禹海鑫;郭骁驹;高雪梅;李艳华;葛泳伶;牛磊;娄少之;马洪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南通海关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G01N3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张举 |
地址: | 226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气体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气体检测装置,属于智能检测领域,包括:无人机底部的摄像头用于采集气体检测过程中的图像或视频,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采集到的图像或视频发送给手持终端接收模块;无人机底部设置有处于摄像下方的连接支架;气体检测模块的检测箱通过柔性连接件与连接支架连接;检测箱底部安装有气体检测传感器、内部设置有电池充放电装置,侧壁上设置有声光报警器和LED灯;气体检测传感器用于采集待检测的气体信息,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采集的气体信息发送给手持终端接收模块;手持终端接收模块通过4G网络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输至云服务器。该装置可以实现熏蒸有毒气体残留的远距离检测,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气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014年,中国进口粮食总量达1亿吨,达到历史最高,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第一粮食进口大国。在过去几年中,玉米、小麦和大米的进口量都在翻倍增长。据农业部预测,到2020年,粮食缺口将加大到1亿吨以上。大量的粮食进口主要靠大轮运输,由于粮食容易感染虫害,相当数量的供货商为降低成本,避免进境口岸检疫风险,往往采取运输过程中使用熏蒸剂对粮食等农作物进行预防性检疫除害处理,力求满足进境国的检疫规定,这其中最为常见的熏蒸剂就是磷化铝。供货商经常在船舱中放置磷化铝,利用其产成的磷化氢气体进行随航熏蒸。
PH3是剧毒气体,能抑制神经中枢,刺激肺部引起肺水肿和使心脏扩大,其中以神经系统受害最早且最为严重,对人的毒性极大。国内有报道一起因家庭用磷化铝熏蒸粮食,不慎造成三儿童吸入磷化氢中毒死亡的案例。黄岛口岸2006年磷化氢残留气体专项监测期间,检验检疫人员从巴拉圭、印度、苏丹等附进境的棉花、棉短绒、芝麻和瓜尔豆片等植物产品中共计检出263TEU(标准集装箱)磷化氢残留气体超标,其中个别箱体内随人的走动伴有明显的磷化氢气味.有毒气体浓度达到或超过5ppm。
在对大轮运输散装粮食进行检验检疫时,如果检验检疫人员不慎进入通风不良的船舱内进行查验就很有可能发生中毒事件。因此,在开启舱门后采用有效的测毒仪器对船舱内的熏蒸剂残留实施检测非常必要,检测合格后方可实施检验检疫。目前采用的测毒仪器多为手持式,需要人近距离亲自操作,给测毒人员带来一定危险,若货物浅舱,操作起来更为困难。目前很少有人研究无人机技术在大轮熏蒸气体残留检测上的应用。
基于此,本发明研制的一款用来检测熏蒸气体浓度的智能装置,不仅可以实现气体残留的检测,同时可以摄像并将数据传输到手机等移动终端,实现熏蒸气体的远距离检测记录,避免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气体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气体检测装置,包括无人机、气体检测模块和手持终端接收模块;
所述无人机底部自带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气体检测过程中的图像或视频,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采集到的图像或视频发送给手持终端接收模块;所述无人机底部设置有处于摄像下方的连接支架;
所述气体检测模块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通过柔性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支架连接;所述检测箱底部安装有气体检测传感器、内部设置有电池充放电装置,所述检测箱一组侧壁上均设置有声光报警器、另一组侧壁上均设置有LED灯;所述气体检测传感器用于采集待检测的气体信息,并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将采集的气体信息发送给所述手持终端接收模块;
所述手持终端接收模块通过4G网络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输至云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柔性连接件包括绳索和设置在所述绳索两端的两个活动卡扣,一个所述活动卡扣与所述连接支架活动连接,另一个与所述检测箱顶部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支架包括倒U型的横梁,所述横梁底部中间设置有固定环,所述横梁两端分别与所述无人机底部两侧的降落支架连接,一个所述活动卡扣与所述固定环扣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南通海关,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南通海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33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