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外转子二次压铸结构及压铸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52427.4 | 申请日: | 2020-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1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有军;刘春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微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B22D17/22;B22D3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转 二次 压铸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外转子二次压铸结构及压铸方法,包括转子铁芯、导条和转子尾端,所述转子铁芯上设容纳孔,导条的中间部分设置在容纳孔内,导条的两端伸出容纳孔;转子铁芯与导条为一体压铸成型结构,转子尾端与导条为一体压铸成型结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外转子二次压铸结构及压铸方法,既提高了电机转子导体的导电性能,同时也提高了转子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铝外转子二次压铸结构及压铸方法。
背景技术
原工电机转子的制造工艺中,转子毛坯通过压铸模一次注射成型,只能使用ADC12材质进行铸造,生产出来的转子,虽然强度高,但转子导条导电率低,无形中增加了转子铜耗,电机效率不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铝外转子二次压铸结构及压铸方法,提高电机转子导电性能,提高电机整体效率。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2510180A,公开日为2012年06月20日,名称为“一种鼠笼式感应电机转子的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鼠笼式感应电机的转子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冲压、热处理、叠层、涂层、缠绕、熔铝、压铸或铸渗步骤,所制备的转子导体层由纯铜导线和纯铝复合构成,并且纯铜导线占纯铜导线和纯铝导体复合导体整体体积的15-25%。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纯铝或纯铜、以及采用铜粉和铝粉制备转子导体的缺陷。相比纯铝转子的电机,作业效率提高1.5-2%,接近纯铜的转子,并且纯铜的用量少,成本低。但是该制备方法,仍存在转子铜耗高,电机效率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转子毛坯通过压铸模一次注射成型,转子铜耗高,电机效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铝外转子二次压铸结构及压铸方法,既提高了电机转子导体的导电性能,同时也提高了转子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铝外转子二次压铸结构,包括转子铁芯、导条和转子尾端,所述转子铁芯上设容纳孔,导条的中间部分设置在容纳孔内,导条的两端伸出容纳孔;转子铁芯与导条为一体压铸成型结构,转子尾端与导条为一体压铸成型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转子毛坯通过一次和二次压铸,第一次压铸先将转子内部导条用纯铝(AL00)压铸,去毛刺加工后,再采用ADC通过二次压铸将转子尾端成型(支撑电机转轴部分),这样既提高了电机转子导体的导电性能,同时也提高了转子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导条与转子尾端固定的一端设有连接槽。所述结构可以使导条和转子尾端在压铸后连接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容纳孔倾斜地设置在转子铁芯上。
作为优选,所述导条的两端压紧转子铁芯。所述结构可以使导条与转子铁芯连接更加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转子尾端的一端完全包住导条的一端,且转子尾端的一端与转子铁芯接触。所述结构可以使转子铁芯、导条和转子尾端连接更加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导条的材料为纯铝AL00。
作为优选,所述转子尾端的材料为铝ADC12。
一种铝外转子二次压铸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一次压铸成型:将转子铁芯内的导条通过压铸成型;
b. 沟槽加工:将导条去毛刺,并在其一端加工连接槽;
c. 二次成型:通过二次压铸,将转子尾端成型。
上述技术方案中,转子毛坯通过一次和二次压铸,既提高了电机转子导体的导电性能,同时也提高了转子强度。
作为优选,一次压铸成型时,增压压力为120bar,二次快压压力为140 bar,冷却时间为2-3S,铝温为700-720℃。
作为优选,二次压铸成型时,增压压力为120bar,二次快压压力为140 bar,冷却时间为7-8S,铝温为630-6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微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微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24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拍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材料的坑压耐折检测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