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公共安全管理方法及公共安全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2192.9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4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岳冬;林进华;王鹏飞;王玉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88 | 分类号: | G01S13/88;G01S7/41;G06K9/00;G06N3/04;G06N3/08;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2 | 代理人: | 孙剑锋;李曼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共 安全管理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公共安全管理方法及公共安全管理系统,方法包括:通过毫米波雷达在被测空间发射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接收雷达回波数据;根据雷达回波数据获取点云数据;根据点云数据获取所述被测空间内人员的人数;根据点云数据获取所述被测空间内各人员的位置;根据点云数据预测所述被测空间内人员的运动轨迹;将被测空间内人员的人数以及人员的位置与被测空间对应的建筑物结构图进行融合,获取空间位置图;根据被测空间内人员的人数、位置以及运动轨迹生成提示信息。本申请满足被测空间人数统计,人员定位,人流轨迹预测,生成安全管理提示信息需求,检测准确率高,提高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公共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共安全管理方法及公共安全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公共交通数字化进程加快,火车站、汽车站和机场都有了刷证或者刷脸进站的数字化设备帮助统计进站人数,但是统计的人数仅仅是进站的人数,所获得的人员数据也只有候车(候机)旅客的数据,并没有未购票的旅客数据。大型商场等场所因为不具备刷卡或刷脸的权限,不能获取人数统计信息。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安全管理方法普遍功能单一,且多集中于利用激光雷达、红外线、视觉处理等技术方式,因其动作检测灵敏度低,或受外界光照及温度因素误检率高,或检测信息错误率高,性能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安全管理方法功能单一且准确性低的问题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公共安全管理方法及公共安全管理系统,满足被测空间人数统计,人员定位,人流轨迹预测,生成安全管理提示信息需求,检测准确率高,提高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共安全管理方法,包括:
通过毫米波雷达在被测空间发射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
接收雷达回波数据,所述雷达回波信号为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被反射后的信号;
根据所述雷达回波数据获取点云数据;
根据所述点云数据获取所述被测空间内人员的人数;
根据所述点云数据获取所述被测空间内各人员的位置;
根据所述点云数据预测所述被测空间内人员的运动轨迹;
将所述被测空间内人员的人数以及人员的位置与所述被测空间对应的建筑物结构图进行融合,获取空间位置图;
根据所述被测空间内人员的人数、位置以及运动轨迹生成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点云数据获取所述被测空间内人员的人数包括:
根据所述点云数据提取所述被测空间内人员的人体躯干轮廓特征;
基于第一深度学习模型,对所述人体躯干轮廓特征进行过滤、检测和分类,获取第一分类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分类结果获取所述被测空间内的人员的人数。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点云数据获取所述被测空间内各人员的位置包括:
基于近邻连通点云聚类算法和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算法,根据所述点云数据获取移动轨迹数据,以实现所述被测空间内人员的跟踪和轨迹追寻;
基于第二深度学习模型,从所述移动轨迹数据提取群组个体特征;
基于第二神经网络模型,对所述移动轨迹数据进行检测与分类,获取所述被测空间内周围参考物的特征;
结合所述建筑物结构图,根据所述群体个体特征以及所述被测空间内周围参考物的特征,获取所述被测空间内各人员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点云数据预测所述被测空间内人员的运动轨迹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21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防水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基于对话的导航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