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屏蔽机构机械磁能发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1074.6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5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刚 |
主分类号: | H02K53/00 | 分类号: | H02K53/00;H02K16/00;H02K7/116 |
代理公司: | 天津协众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30 | 代理人: | 房海萍 |
地址: | 300110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蔽 机构 机械 磁能 发动机 | ||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屏蔽机构机械磁能发动机,包括外壳、中心轴、第二转子、第一转子、定子、光轴、连接板、平面轴承、转子磁铁组、定子磁铁组、转子磁铁、定子磁铁、齿轮、磁铁组模块、固定轴、传动拨杆和弹簧,外壳内设置有中心轴,中心轴上设置有第二转子,第二转子外围设置有第一转子且第一转子外围设置有定子,定子上每间隔120度设置有光轴且光轴固定在外壳上,第一转子上每间隔120度设置有光轴且光轴固定在连接板上,连接板安装在平面轴承上且平面轴承固定在外壳上。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不仅不污染环境、不受地域性限制、工作状态持续稳定、而且可以通过布洛克壁,还能提高发动机的扭矩、功率、转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屏蔽机构机械磁能发动机。
背景技术
传统能源会消耗地球的资源,导致环境污染或变化。目前新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地热或潮汐发电等,会受到使用环境的限制。而磁能发动机会使磁势能直接产生机械能,不会污染环境,不受使用环境限制,是非常便利的新型清洁能源。
现有技术的磁能发动机是将磁铁以特有的方式排列,利用磁铁产生的磁势能,使其产生持续的机械能,高强度工作模式下,磁能消耗,更换磁体后可以使机器重新运转。现有磁能发动机工作原理可以简单的比喻成水车的工作原理,水在自然情况下,总是由高向低处流(例如:瀑布),在流动过程中,就会产生持续的动能并且推动水车;磁能发动机便是利用磁力势能,通过特殊排列产生持续的动能。但是因为磁屏蔽材料的问题和磁铁特有的两极特性,很难在现有的技术下让磁能发动机持续工作。
现有的磁能发动机理论中都要使用磁屏蔽材料(理想材料是超导体)约束磁力线,控制磁场范围,使磁铁接近单磁状态。而现实生活中超导体的应用受到环境等因素影响,很难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而磁铁也始终保持双磁极,在多块磁铁相互作用下,最终很容易进入平衡的状态,停止所有的动作,所以要使用多个转子结构来克服这种平衡状态。但这样还是会大大降低转子的工作效率。而且在转子旋转过程中,当转子磁铁组边缘靠近定子磁铁组边缘时,会遇到同极相斥的情况,就像看不见的“墙壁”阻挡转子继续旋转,我们称之为“布洛克壁”。这时我们需要足够强大的力使转子突破这个阻碍,但在没有外力加入的情况下,磁能发动机(没有屏蔽材料的磁能发动机)很难突破这个布洛克壁的阻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无屏蔽机构机械磁能发动机,该发动机不仅不污染环境、不受地域性限制、工作状态持续稳定、而且可以通过布洛克壁,还能提高发动机的扭矩、功率、转速。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屏蔽机构机械磁能发动机,包括外壳、中心轴、第二转子、第一转子、定子、光轴、连接板、平面轴承、转子磁铁组、定子磁铁组、转子磁铁、定子磁铁、齿轮、磁铁组模块、固定轴、传动拨杆和弹簧,
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上设置有第二转子,所述第二转子外围设置有第一转子且第一转子外围设置有定子,所述定子上每间隔120度设置有光轴且光轴固定在外壳上,所述第一转子上每间隔120度设置有光轴且光轴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安装在平面轴承上且平面轴承固定在外壳上;
所述第一转子包括第一转子内圆和第一转子外圆,所述第二转子内等间距安装有十八个转子磁铁组,所述第一转子内圆内等间距安装有三个定子磁铁组,所述第一转子外圆内等间距安装有十八个转子磁铁组,所述定子内等间距安装有三个定子磁铁组,所述转子磁铁组由两颗转子磁铁构成,所述定子磁铁组由四颗定子磁铁构成,所述转子磁铁组的一侧S极指向外侧且另一侧N极指向外侧,所述定子磁铁组的N极指向内侧;
所述第二转子外侧的转子磁铁组对应处均设置有齿轮,所述第一转子外圆外侧的转子磁铁组对应处均设置有齿轮,所述第一转子内圆的定子磁铁安装在磁铁组模块内,所述磁铁组模块通过固定轴安装在第一转子内圆上,所述定子的定子磁铁安装在磁铁组模块内,所述磁铁组模块通过固定轴安装在定子上,所述磁铁组模块下部设置有传动拨杆,两相邻磁铁组模块之间通过弹簧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刚,未经赵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10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