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准干法液态超临界CO2 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50025.0 | 申请日: | 2020-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6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仲春;白建林;江晨硕;张瑞;李建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拉玛依科美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27 | 分类号: | E21B43/27;E21B43/22 |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汤洁 |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准干法 液态 临界 co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酸化压裂技术领域,是一种准干法液态超临界CO2酸压方法,按照下述方法进行:第一步,使用活性水正顶替,直到套管井口见液为止;第二步,待油套内充满液体后,坐封井筒内的封隔器;第三步,由压裂车向地层泵注液体CO2;第四步,按照固定比例、变化比例或固定比例非连续中的一种形式向地层注入低阻增粘液体CO2与酸液;第五步,注入活性水,关井2h至6h后开井排液,酸压过程结束。本发明对低阻增粘液体CO2与酸液两种液体粘度进行了粘度匹配,能够达到最大化的酸压效果,进行碳酸岩储层酸压,可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对储层伤害小,对环境污染小,施工结束后,超临界CO2变成气态快速排出,对碳酸岩气藏增产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酸化压裂技术领域,是一种准干法液态超临界CO2酸压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低渗透碳酸岩油气资源分布十分广泛,储量丰富,在中西部的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及东部的松辽盆地,分布着大型低渗透碳酸岩油气田,是我国天然气供应的重要来源。近些年来,低渗透碳酸岩油气藏的开发利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技术人员在油气勘探开发上的不断突破,使我国的油气产量稳定增长。根据相关专家学者的预测,到目前为止我国探明的碳酸岩低渗油气田(渗透率小于0.5md)储量约占我国油田储量的四分之一。由此可以看出,低渗碳酸岩油气资源是我国油气资源中很重要的一环,大力发展低渗碳酸岩油气资源对于我国油气的增产稳产意义重大。
低渗透碳酸岩油气资源的主要特征是沉积环境复杂、岩性致密、渗透率低、渗流阻力大、开采难度高。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含油层系的孔喉半径小,比表面积大,渗透率低;(2) 弹性能量低,天然能量驱动时,酸液返排率低,导致压力和产量下降迅速;(3)地层中为非达西渗流,有启动压力梯度;(4)地应力对开发的效果起重要作用;(5)边底水突破后油井产气指数大幅下降;(6)储层中大量的天然裂缝增加了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所以,低渗碳酸岩储层的开发一般都要进行酸压等增产措施来提高产能,否则很难使其拥有工业价值。
最常用的增产方式为酸压。酸压过程中,需要将大量水与化学添剂与支撑剂在高压条件下注入到地层中,进而压开岩石,形成人工裂缝作为油气通道,近而达到提高油气采收率的目的。但是以上酸压方式所使用的压裂液体会导致一系列副作用问题:(1)由于酸压液中含有很多化学添加剂,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2)酸压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3)大量的水被注入地层,会引起地层中的粘土膨胀、孔隙水锁及岩敏速敏等问题; (4)储层中脆性矿物含量少,在酸压液体进入储层后,难以压出网状结构裂缝,难以取得较好的施工效果;(5)在我国西北大部分地区,水资源匮乏,无法满足压裂施工所需的大量用水,压裂结束后的大量返排液不易处理。因此,人们希望通过使用其他类型酸压方式替代目前的压裂方式,来降低其造成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准干法液态超临界CO2酸压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酸岩反应速度无法控制,酸反应距离过短、酸液液滞留储层中,无快速返排及酸液对裂缝岩石过度反应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拉玛依科美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克拉玛依科美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00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圆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 下一篇:一种压力仪表检定视觉采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