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型数据机房的冷却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9809.1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4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邓佩刚;程景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北京云泰数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72;F24F11/47;H05K7/20;F24F110/10;F24F110/20;F24F110/30;F24F140/5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许美红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数据 机房 冷却系统 方法 | ||
1.一种节能型数据机房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通道,该冷通道包括多个区域,不同区域中放置不同类型的服务器;服务器按照每天的分时负荷高低进行分类;每个区域中单独设置电子风阀;每个区域内在送风口和回风口处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风量传感器;
该冷却系统还包括本地控制端,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风量传感器和电子风阀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数据机房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控制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风量传感器之间通过NB-loT,LoRa或者ZigBee通讯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数据机房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冷却系统还包括云端能量管理平台,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风量传感器、电子风阀通过NB-loT,LoRa或者ZigBee通讯模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数据机房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风阀设置在冷通道的送风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数据机房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不同区域内设置机柜,不同机柜内放置不同类型的服务器,服务器之间用隔板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数据机房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风量传感器设置在冷通道的送风口处和对应热通道的回风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数据机房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区域用隔板隔开。
8.一种节能型数据机房的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冷却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节能型数据机房的冷却系统,该方法具体包括步骤:
通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风量传感器采集不同分区内送回风的温度、湿度和风速风量,并发送给本地控制端;
本地控制端根据温度、湿度、风速数据来设置PID调节参数,改变电子风阀的开度,调整冷通道内的温度、湿度和风速风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能型数据机房的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
云端获取传感器组采集的温度、湿度和风速风量数据,根据人工智能算法进行策略更新,生成相应策略的冷却系统的PID调节参数,并发送到本地控制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节能型数据机房的冷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地控制端通过测量得到的送回风温度、湿度及风速风量值,计算空气的送回风的焓值H:
H=h*m
其中h 为空气的比晗;m是空气的质量流量,直接测量得到;
h=1.006T+W(2501+1.86T);其中T为空气干球温度;W为含湿量,W=(ΦWs)/(1+(1-Φ)Ws/(0.6219)),其中Φ为相对湿度,测量得到,Ws为饱和含湿量;
计算得到的晗差用于冷却系统的PID调节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北京云泰数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工程大学;北京云泰数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980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化车用尿素存储装置
- 下一篇:一株减少白酒发酵过程正丁醇含量的酪丁酸梭菌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