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49547.9 | 申请日: | 2020-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3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耿;周琰;朱晨彬;朱世猛;舒海华;李军堂;罗兵;查道宏;姚森;张文斌;胡勇;毛伟琦;潘东发;胡杰;宋宇亮;崔一兵;涂满明;贾维君;李杰;姜江华;陈俊睿;张瑞霞;陈涛;杨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3/00 | 分类号: | E02D23/00;E02D27/18;E01D21/00;E02B3/06;E02B3/26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王江能 |
| 地址: | 43005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施工 平台 及其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功能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水中沉井施工技术领域,多功能施工平台在水中沉井下放后设置,包含防撞船平台,其以水中沉井上游侧的既有主锚锚桩为基础搭建而成;水上混凝土工厂,其以水中沉井下游侧的既有主锚锚桩为基础搭建而成。本申请的多功能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方法,重复利用既有的水中沉井定位系统的主锚锚桩,为后续桥梁临时防撞、施工作业平台、固定式水上混凝土工厂提供基础,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中沉井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水中沉井在大型桥梁基础施工中应用广泛。因江水(河水或海水)水流流速作用,尺寸较大的沉井结构往往受到较大的水流力作用,为沉井在水上定位稳定带来较大困难。
相关技术中,水中沉井基础定位多采用“基于前后定位船+多组铁锚”柔性锚碇系统(见图1),该系统定位操作平台位于定位船上,仅仅满足沉井定位需求;而在水中沉井下放完后,桥梁施工过程中,通常将锚碇系统进行拆除,而后进行安装桥梁临时防撞、施工作业平台、固定式水上混凝土工厂,水中沉井基础定位与桥梁临时防撞、施工作业平台、固定式水上混凝土工厂完全分隔开来,造成资源的大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方法,重复利用既有的水中沉井定位系统的主锚锚桩,为后续桥梁临时防撞、施工作业平台、固定式水上混凝土工厂提供基础,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省了施工成本。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施工平台,在水中沉井下放后设置,包含:防撞船平台,其以水中沉井上游侧的既有主锚锚桩为基础搭建而成;水上混凝土工厂,其以水中沉井下游侧的既有主锚锚桩为基础搭建而成。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游侧和下游侧的既有主锚锚桩均为四个,防撞船平台包含四个大直径的既有主锚锚桩以及两个小直径的辅锚锚桩;任意两个锚桩之间通过钢索和/或钢结构进行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撞船平台从上游至下游呈便于分流的等腰梯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上混凝土工厂的一侧通过钢构件与下游侧的既有主锚锚桩固定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上混凝土工厂垂直于水流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水上码头,所述水上码头通过钢结构固定于所述水上混凝土工厂。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上混凝土工厂包含多根竖直插打至水底的钢管桩,多根钢管桩等间距设置,并通过钢构件连成一体。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述多功能施工平台的施工方法,包含步骤:以水中沉井上游侧的既有主锚锚桩为主桩基,插打辅锚锚桩,并通过钢结构进行连接,形成用于防止船舶撞击水中沉井的防撞船平台;以水中沉井下游侧的既有主锚锚桩为基础,搭建水上混凝土工厂,所述水上混凝土工厂的主体部分的一侧通过钢构件与既有主锚锚桩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游侧和下游侧的既有主锚锚桩均为四个,防撞船平台包含四个大直径的既有主锚锚桩以及两个小直径的辅锚锚桩;任意两个锚桩之间通过钢索和/或钢结构进行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撞船平台从上游往下游呈便于分流的等腰梯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上混凝土工厂垂直于水流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水上码头,所述水上码头通过钢结构固定于所述水上混凝土工厂。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95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汽轮机运行的保护系统及保护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效率的齿轮加工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