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稠油污泥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49397.1 | 申请日: | 2020-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9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滕青;张冬梅;邓辅财;张建磊;马寅;彭雅琳;吕欣如;李嘉杰;杨春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2F11/143 | 分类号: | C02F11/143;C02F11/147;C02F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王颖 |
| 地址: | 525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污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稠油污泥处理方法,属于稠油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领域,包括:化学分离、气浮除油和植物修复,具体如下:将稠油污泥用水稀释后的混合液加热,加入硫酸调节pH,加入自制破乳剂和商品混凝剂,搅拌下进行化学分离,分离完成后静置分层,最上层浮油进入储油罐,下层水和泥沙进行离心机分离,离心液进一步进入气浮除油,泥饼进入植物修复。经过植物修复后的泥饼含油率低于0.5%。该方法采用化学、物理和生物法相结合处理稠油污泥,实现稠油污泥的资源化和无害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稠油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稠油污泥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稠油污泥是一种典型的含油污泥,主要产生于稠油开采、运输、储存以及稠油废水处理等过程;含有蜡质、沥青质、胶体以及阻垢剂、凝聚剂和杀菌剂等化学药剂,是一种水包油和油包水型稳定体系。含油污泥若不经过处理而随意堆放或处置不当将严重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已纳入危险废物管理体系。含油污泥中的有害物质,特别是高浓度的石油烃会毒害土壤微生物,降低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进一步降低土壤转化酶活性,土壤生态多样性下降。含油污泥中的多环芳烃对生物有遗传毒性,若进入生物体会引起生态毒性效应。含油污泥中的重金属毒性强且具有生态积累效应,使得含油污泥的危害更大。含油污泥中的石油类碳氢化合物会在土壤中进行迁移,可下渗进地下水,进一步随着地下水的流动污染其他水系,造成水体溶解氧降低,影响水体生态环境,威胁水生生物。当含油污泥中的污染物大量进入河流或湖泊而超过其最大环境容量时,会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生存,导致水生生物死亡,多样性减少。
稠油污泥的含油率一般高于20%,最高可达50%,回收价值高;但其成分复杂、黏度大、颗粒细、乳化程度高、脱水困难。溶剂萃取能回收大部分石油类物质,由于萃取剂价格昂贵,且在处理过程中有一定的损失,导致处理成本高;焚烧通常需要消耗助燃剂,成本高,且存在烟气二次污染风险。热解吸能有效回收油气,但对设备要求高,投资运行成本较高;固液分离法能回收油泥中大部分石油,工艺较容易实现,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开发高效、低成本的破乳剂。
近几年随着油田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稠油污泥的处理方法都有较好的发展,但都各有所长,有一定的局限性,仅靠一种工艺单独处理很难实现稠油污泥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稠油污泥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实现稠油污泥资源化和无害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稠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包括化学分离、气浮除油和植物修复三个步骤,具体如下:
(1)化学分离:将稠油污泥用3-5质量倍的水稀释,加热状态下搅拌,调节pH,加入破乳剂和絮凝剂,搅拌,静置分层,上层浮油进入储油罐,下层水和泥沙进行分离,得到离心液和泥饼;
(2)气浮除油:步骤(1)的离心液进行气浮除油,除油结束后,上层浮油进入储油罐,下层液体循环后用于化学分离中的稀释用水;
(3)植物修复:步骤(1)化学分离后的泥饼进行植物修复,播种景观植物种子,常规管理修复。
优选地,步骤(1)所述破乳剂为自制破乳剂,破乳剂常温下呈白色粉末状,易溶于水和酸,Al2O3质量分数为20-25%,10-15%的水溶液的pH为3-5。
优选地,所述破乳剂的添加量为稠油污泥质量的0.3-0.5%。
优选地,所述絮凝剂包括聚丙烯酰胺或聚合硫酸铁。
优选地,所述絮凝剂的添加量为稠油污泥质量的0.5-0.7%。
优选地,步骤(1)的加热温度为70-80℃,调节pH至5-6。
优选地,步骤(1)中加入破乳剂和絮凝剂后搅拌20-3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93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