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印染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49173.0 | 申请日: | 2020-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3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允祯服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P1/613 | 分类号: | D06P1/613;D06P1/52;D06P1/649;D06P1/651;D06P1/642;D06P1/673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孙莉莉 |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印染助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印染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3‑9份、氨基聚硅氧烷2‑4份、酰胺乙基咪唑啉1‑3份、环氧乙烷3‑5份、双酯季铵盐1‑3份、聚丙烯酰胺10‑14份、亚硫酸钠5‑9份、碳酸钠1~3份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3份。本发明属于印染助剂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原料健康,环保无污染,且对纺织品具有良好的护色增色功能,使纺织品不易褪色,增加纺织品柔顺性和固色性的绿色印染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染助剂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绿色印染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纺织业的快速发展,染料化学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染料行业与纺织业的相互依托意味着中国染料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纺织品在制备过程中涉及印染处理的工艺,而染色牢度差的纺织品在碰到水、汗渍、日晒、唾液或物理摩擦时,染料容易脱落和褪色,影响美观,且脱落的染料分子或重金属离子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而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因而印染工艺中常常采用添加印染助剂的方法来提高染色的效果、增加色牢度。
印染助剂是在织物印花和染色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助剂,能够提高印花和染色的效果,其包括印花助剂和染色助剂,印花助剂包括粘合剂、增稠剂、交联剂、乳化剂、柔软剂、扩散剂和消泡剂等,染色助剂包括匀染剂、固色剂、分散剂、荧光增白剂和柔顺剂等。印染助剂是化学表面活性剂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80%-83%的印染助剂属于表面活性剂。由于化学表面活性剂基团简单,导致每一种表面活性剂所起的作用单一,因此印染各工序均往往会使用多达十几种表面活性剂,而且添加量较大,增加了成本,另外,化学印染助剂难于被生物降解,易破坏生态系统和污染地表地下水,其对环境的影响较大,且本身往往存在健康毒性,使很多印染助剂落入“绿色壁垒”限制范畴。现有技术中已经有多种新型印染助剂,但这些印染助剂都存在性能单一且不易耐酸、碱、氧化剂和高温,增色、护色性能不够理想,色牢度不够,易褪色,对皮肤有刺激性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料健康,环保无污染,且对纺织品具有良好的护色增色功能,使纺织品不易褪色,增加纺织品柔顺性和固色性的绿色印染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一种绿色印染助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制成: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3-9份、氨基聚硅氧烷2-4份、酰胺乙基咪唑啉1-3份、环氧乙烷3-5份、双酯季铵盐1-3份、聚丙烯酰胺10-14份、亚硫酸钠5-9份、碳酸钠1~3份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3份。
进一步地,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制成: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6份、氨基聚硅氧烷3份、酰胺乙基咪唑啉2份、环氧乙烷4份、双酯季铵盐2份、聚丙烯酰胺12份、亚硫酸钠7份、碳酸钠2份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份。
进一步地,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失水山梨醇酯和失水山梨醇乙氧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地,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失水山梨醇酯和失水山梨醇乙氧基化合物两种时,所述失水山梨醇酯和失水山梨醇乙氧基化合物混合的质量比为1:(2~3)。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绿色印染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原料组分的重量份数比称取各组分,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3-9份、氨基聚硅氧烷2-4份、酰胺乙基咪唑啉1-3份、环氧乙烷3-5份、双酯季铵盐1-3份、聚丙烯酰胺10-14份、亚硫酸钠5-9份、碳酸钠1~3份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3份;
2)将上述组分的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3-9份、氨基聚硅氧烷2-4份、酰胺乙基咪唑啉1-3份、环氧乙烷3-5份、双酯季铵盐1-3份、亚硫酸钠5-9份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3份加入反应容器中,并将反应容器的温度升高至30-50℃,并加入适量乙酸,将反应容器内的PH值调至6-7,均匀搅拌10~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允祯服饰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允祯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91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