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式自身重力牵引腰椎复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48621.5 | 申请日: | 2020-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4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 发明(设计)人: | 赵希云;张晓刚;张宏伟;王志鹏;李元贞;曹林忠;谢飞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A61H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自身 重力 牵引 腰椎 复位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自身重力牵引腰椎复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滑动连接有液压升降座,所述液压升降座上转动连接有旋转支撑座,所述旋转支撑座上固接有上固定座,所述旋转支撑座上转动连接有靠背;所述上固定座上设置有伸缩调节传动结构,所述上固定座上转动连接有与伸缩调节传动结构相配合的下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上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靠背上设置有推动传动结构;所述靠背上设置有肩部牵拉固定装置;本发明通过调节靠背的角度,使得使用者的头部逐渐靠近地面,使用者可以通过自己上半身的重力来对腰椎进行牵引,更容易控制牵引力,弥补机械持续牵引时存在个体差异和组织顺应性差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自身重力牵引腰椎复位装置。
背景技术
腰痛发病不仅与椎间盘退变有关,并且与椎体后方相关结构的退变相关,包括关节囊松弛、关节突关节增生内聚、黄韧带肥厚以及两侧肌肉力不对称、肌肉疲劳等骨骼肌失衡等,系由脊柱解剖结构紊乱和生物力学失衡导致了腰椎间盘突出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发生;人体脊柱系统是由韧带、肌肉、血管及神经等组织构成的动力平衡系统和椎体、椎旁关节等骨性结构构成的静力平衡系统所组成,两者共同配合,相互协调以维持腰椎稳定的生物力学功能;目前的牵引装置功能比较单一而且都是通过施加外力对腰椎进行牵引,很难在持续腰椎牵引的基础进行中医拔伸按压和旋扳手法治疗,并且如果外力控制不当很容易拉伤腰椎,这样不利于腰椎的恢复,因此,针对腰椎退行性改变引起腰痛的治疗机制研究,设计出符合人体生物力学性能的治疗技术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式自身重力牵引腰椎复位装置,能有效的解决目前的牵引装置功能比较单一而且都是通过施加外力对腰椎进行牵引,但是如果外力控制不当很容易拉伤腰椎,这样不利于腰椎的恢复以及很难在持续腰椎牵引的基础进行中医拔伸按压和旋扳手法治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式自身重力牵引腰椎复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滑动连接有液压升降座,所述液压升降座上转动连接有旋转支撑座,所述旋转支撑座上固接有上固定座,所述旋转支撑座上转动连接有靠背;所述上固定座上设置有伸缩调节传动结构,所述上固定座上转动连接有与伸缩调节传动结构相配合的下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上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靠背上设置有推动传动结构;所述靠背上设置有肩部牵拉固定装置;
所述推动传动结构包括靠背上滑动连接的推动壳体,所述壳体上对称设置有腰部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推动壳体上转动连接的推动板,所述推动壳体上设置有与推动板相配合的扭簧,所述推动壳体上滑动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上固接有与推动板滑动连接的弧形推动柱,所述推动壳体上固接有推动电机,所述推动电机上固接有推动丝杆,所述推动丝杆与连接筒螺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调节靠背的角度,使得使用者的头部逐渐靠近地面,使用者可以通过自己上半身的重力来对腰椎进行牵引,更容易控制牵引力,弥补机械持续牵引时存在个体差异和组织顺应性差的缺陷;同时,通过自身重量作为牵引力,也不会因为腰负荷太大对腰椎造成损伤,提高了本发明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2、使用者再使用时,拉力显示器上可以显示出对患者的拉力值,然后启动旋转装置,使头部逐渐靠近地面,在此过程中,当旋转一定角度时拉力显示器上的拉力值为0,对身体的牵引全部靠患者的自身重力,并在此头低脚高位角度下持续自身重力牵引。
3、本发明可以在持续自身重力牵引的状态下对腰椎进行旋转和按压,因为所用的腰椎旋转和按压手法都是持续自身重力牵引状态下完成的,牵引是基础保障,可以完成中医腰椎斜板手法,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使用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未经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86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