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翻转防污功能的物联网识别标签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8031.2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4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赵霞;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霞 |
主分类号: | G09F3/20 | 分类号: | G09F3/20 |
代理公司: | 常德宏康亿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9 | 代理人: | 周济妹 |
地址: | 415500 湖南省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翻转 防污 功能 联网 识别 标签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翻转防污功能的物联网识别标签结构,所述带有翻转防污功能的物联网识别标签结构包括安装箱、设置在安装箱前端的翻转板和粘接在翻转板表面的标签贴,所述安装箱内设有驱动所述翻转板翻转的翻转机构。本发明通过设有翻转板、移动架、丝杆、转动轴、滚动齿轮,实现对翻转板的转动收纳,使得翻转板上的标签贴在收纳时朝向箱体内侧,具有较好的防污效果,便于在进行身份识别时伸出,保证识别清晰度;本发明通过设有左半部分为光滑轴且有半部分设有螺纹的丝杆、限位抵接板、弹簧、擦洗盘,使得翻转板翻转后移动架不再移动同时转动的擦洗盘对标签贴进行擦洗,使得标签贴保持清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标签识别领域,具体是一种带有翻转防污功能的物联网识别标签结构。
背景技术
在物联网的发展中,需要物联网中的各个自动化装置对各个配合装置或者产品进行识别,继而进行配合操作,需要使用多种不同的识别标签,通过识别设备对标签进行识别进而读取信息,方便进行设备之间的交互。
电子标签又称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读头、通信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交换;其中,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高容量电子标签有用户可写入的存储空间,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阅读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传统的识别标签仅仅粘接在设备或产品的表面,在搬运和存储时容易被污染,进而造成表面条码被遮挡无法被识别的情况发生,影响设备的正常识别和配合操作。
本申请提供一种带有翻转防污功能的物联网识别标签结构。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翻转防污功能的物联网识别标签结构。
本发明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
一种带有翻转防污功能的物联网识别标签结构,所述带有翻转防污功能的物联网识别标签结构包括安装箱、设置在安装箱前端的翻转板和粘接在翻转板表面的标签贴,所述安装箱内设有驱动所述翻转板翻转的翻转机构;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与套设在所述翻转板外侧并与所述翻转板转动连接的移动架,所述安装箱内壁设有供所述移动架横向滑动的嵌套槽,所述翻转板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贯穿所述移动架并固定连接有滚动齿轮,所述滚动齿轮啮合有设置在所述嵌套槽内的齿条板;所述移动架端部贯穿有丝杆并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丝杆通过传动带连接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带有翻转防污功能的物联网识别标签结构还包括对标签贴进行擦洗的擦洗机构,所述擦洗机构包括与所述丝杆端部固定连接的擦洗盘;所述丝杆左半部分为光滑轴且右半部分设有螺纹,所述丝杆左侧贯穿有抵接限位板并与所述丝杆滑动连接,所述抵接限位板通过弹簧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安装箱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擦洗盘下方设有与所述安装箱可拆卸连接的集污机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丝杆通过轴承座与所述安装箱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嵌套安装在所述安装箱内并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与所述安装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齿条板与所述嵌套槽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导线依次电性串联有电池和开关,所述电池嵌套安装在所述安装箱下部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箱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箱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开关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丝杆贯穿所述安装架并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丝杆外侧,所述弹簧分别与安装架和抵接限位板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霞,未经赵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80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