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空双基地雷达数据关联抗欺骗式假目标干扰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7999.3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4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李;韩丰林;盛卫星;马晓峰;韩玉兵;崔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36 | 分类号: | G01S7/3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岑丹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地 雷达 数据 关联 欺骗 目标 干扰 方法 | ||
1.一种地-空双基地雷达数据关联抗欺骗式假目标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地面雷达对空中雷达和目标进行观测,得到地面雷达在k时刻对空中雷达和目标的观测值;
步骤2、利用空中雷达对目标进行观测,得到空中雷达在k时刻对目标的观测值;
步骤3、根据步骤1中地面雷达得到的对空中雷达的观测值和目标的观测值,计算地面雷达各目标在k时刻相对于空中雷达观测值的估计值及其误差协方差矩阵;
步骤4、根据步骤3中得到的估计值和步骤2中得到的空中雷达在k时刻对目标的观测值,计算地面雷达各目标和空中雷达各目标在k时刻的关联距离;
步骤5、根据步骤4得到的关联距离,计算地面雷达各目标和空中雷达各目标在关联时间段上的鉴别统计量;
步骤6、根据鉴别统计量近似服从自由度为2K的卡方分布,查找卡方分布表得到检验门限δ;
步骤7、将步骤5得到的鉴别统计量与步骤6得到的检验门限进行比较,得到关联检验结果;
步骤8、对步骤7得到的关联检验结果进行多义性处理,得到最终的关联检验结果;
步骤9、对步骤8得到的最终关联检验结果进行遍历,判断关联检验结果是否为1,若为1,则表示地面雷达中的目标i和空中雷达中的目标j关联成功,否则关联失败;
步骤10、将步骤9所得到的关联成功的目标视为真目标,予以保留;其余未关联的目标视为假目标,将其剔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空双基地雷达数据关联抗欺骗式假目标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地面雷达在k时刻对空中雷达和目标的观测值分别为:
其中,D(k)为地面雷达在k时刻对空中雷达的观测值,Zi(k)为地面雷达在k时刻对目标的观测值,k=1,2,3,...T,T为雷达系统检测时间总长度,r(k),θ(k),分别对应空中雷达在k时刻相对于地面雷达的径向距离、俯仰角和方位角,i表示目标序号,i=1,2,3,...M,M为地面雷达检测到的目标个数,ri(k),θi(k),分别对应目标i在k时刻相对于地面雷达的径向距离、俯仰角和方位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空双基地雷达数据关联抗欺骗式假目标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空中雷达在k时刻对目标的观测值Gj(k)为:
其中,j表示目标序号,j=1,2,3,...N,N为空中雷达检测到的目标个数,θ′i(k)、分别对应目标j在k时刻相对于空中雷达的俯仰角和方位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空双基地雷达数据关联抗欺骗式假目标干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计算地面雷达各目标在k时刻相对于空中雷达观测值的估计值,具体步骤为:
步骤3-1、根据地面雷达在k时刻对空中雷达的观测值D(k),计算空中雷达在统一直角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X(k)=[x(k),y(k),z(k)]:
式中,[x0,y0,z0]为地面雷达在统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r(k),θ(k),分别对应空中雷达在k时刻相对于地面雷达的径向距离、俯仰角和方位角;
步骤3-2、根据地面雷达在k时刻对目标的观测值Zi(k),计算k时刻目标在统一直角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Xi(k)=[xi(k),yi(k),zi(k)]:
式中,ri(k),θi(k),分别对应目标i在k时刻相对于地面雷达的径向距离、俯仰角和方位角;
步骤3-3、根据步骤3-1得到的k时刻空中雷达在统一直角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X(k),和步骤3-2得到的k时刻目标在统一直角坐标系下的位置坐标Xi(k),计算目标在k时刻相对于空中雷达观测值的估计值其中俯仰角估计值和方位角估计值分别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799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裁剪的食品垫纸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