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湿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47797.9 | 申请日: | 2020-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8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河本亮太;下田博树;水谷衣里;田中裕基;堀达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13/30;F24F1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除湿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除湿装置,目的在于利用易于在室内晾晒衣物的正下方配置主体的、高度较低的主体来缩小室内的衣物干燥空间。除湿装置(100)在主体壳内具有热泵(106)、送风部(107)、和除湿转子(119)。送风部(107)将从吸入口吸引至主体壳内的空气依次经由散热器(113)、吸热器(115)而从吹出口排出。除湿转子(119)具有在从吸入口至吹出口为止的风路内,设置于散热器(113)与吸热器(115)之间的放湿部(119b)、和设置于吸热器(115)与吹出口之间的吸湿部(119a)。压缩机(112)、送风部(107)、除湿转子(119)、和吸热器(115)配置为沿主体壳的长度方向排列。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例如用作衣物干燥用的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有在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内包括制冷循环、除湿转子、加热部、和送风部的除湿装置,所述制冷循环通过将压缩机、散热器、膨胀器、以及吸热器依次连结成环状而形成(例如,专利文献1)。此处,除湿转子具有吸附水分的吸湿部和释放水分的放湿部,加热部对供给至放湿部的空气进行加热,送风部吹送空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6964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使用除湿装置通过所谓的室内晾晒使衣物干燥的情况下,期望将房间中的衣物干燥空间尽量控制在较狭小的范围。因此,考虑在晾晒的衣物的正下方配置除湿装置来进行干燥。
但是,在除湿装置的高度较高时,难以配置在晾晒的衣物的正下方的位置,因而存在例如不得不在晾晒的衣物的前侧配置除湿装置,衣物干燥空间较大的问题。
于是,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更狭小的空间内使衣物干燥的除湿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公开的除湿装置包括主体壳,其具有吸入口和吹出口,且在设置状态下呈横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本公开的除湿装置在主体壳内具有热泵、送风部、和除湿转子的放湿部和吸湿部,所述除湿转子的放湿部和吸湿部位于利用送风部将从吸入口吸引的空气从吹出口排出为止的风路内。热泵由压缩机和依次设置于压缩机的下游的散热器、膨胀器和吸热器形成。送风部将从吸入口吸引至主体壳内的空气依次经由散热器和吸热器从吹出口排出。除湿转子的放湿部设置于散热器与吸热器之间,除湿转子的吸湿部设置于吸热器与吹出口之间。并且,压缩机、送风部、除湿转子、和吸热器配置为沿主体壳的长度方向排列。
[发明的效果]
本公开的除湿装置能够在更小的空间使衣物干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该除湿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该除湿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4是该除湿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5是该除湿装置的散热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该除湿装置的吸热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7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8是该除湿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该除湿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10是该除湿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11是该除湿装置的散热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12是该除湿装置的吸热器的外观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77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装置、显示系统和数据处理方法
- 下一篇:冷藏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