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蟹养殖底栖饵料生物用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47786.0 | 申请日: | 2020-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1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徽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K50/80 | 分类号: | A23K50/80;A23K10/26;A23K10/37;A23K10/30;A23K10/1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余婧 |
| 地址: | 243100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蟹 养殖 饵料 生物 培养基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蟹养殖底栖饵料生物用培养基,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粪肥20‑30份、麸皮10‑15份、豆粕5‑10份、沸石粉10‑15份、改性柚皮渣10‑15份、海藻渣5‑10份、EM菌剂0.5‑1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河蟹养殖底栖饵料生物用培养基的使用方法。本发明的培养基不仅能为底栖饵料生物提供充足的营养,从而为河蟹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减少人工饲料的使用,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改善底质和水体质量,有利于提高河蟹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螃蟹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蟹养殖底栖饵料生物用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饵料是河蟹养殖的物质基础,其种类、质量以及施用量对河蟹的养殖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直接影响。河蟹的食性杂,它的饵料包含天然饵料和人工饲料两种。由于人工饲料价格偏高,大量施用导致河蟹养殖成本大幅增加,不利于提高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采用相对成本较低的天然饵料部分替代人工饲料,成为降低成本的一种途径。天然饵料包括河蟹喜食的自然生长在水中和陆地上的各种生物,主要有浮游生物、水生植物、底栖生物、陆生动植物等。其中,底栖生物包括水域中的螺、蚬、河蚌、水蚯蚓等,是河蟹的上佳饵料。目前,底栖饵料生物替代人工饲料的主要养殖方法是通过在养殖水体底泥中适当掺入底栖饵料生物用培养基,用于培育底栖饵料生物和增殖水草,作为河蟹的主要饵料,从而减少人工饵料的投放量,降低养殖成本。但是,由于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丰富,容易导致底质恶化,对水体造成污染,从而影响河蟹的产量。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河蟹养殖底栖饵料生物用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河蟹养殖底栖饵料生物用培养基,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
粪肥20-30份、麸皮10-15份、豆粕5-10份、沸石粉10-15份、改性柚皮渣10-15份、海藻渣5-10份、EM菌剂0.5-1份。
优选地,所述改性柚皮渣的制备方法如下:
a、将柚皮渣粉碎后,进行低温超高压处理,得到预处理柚皮渣;
b、将所述预处理柚皮渣进行挤压膨化处理,粉碎后得到改性柚皮渣。
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将柚皮渣粉碎至200-400目,然后在240-280MPa、50-70℃的条件下处理20-40min,得到预处理柚皮渣。
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将所述预处理柚皮渣加水混合均匀,得到含水量调至25-30%的物料,然后加入双螺杆挤压膨化机中,在温度为90-110℃、螺杆转速为150-200r/min、进料速度为30-45kg/h的条件下进行挤压膨化处理,将得到的膨化物粉碎至200-400目,得到改性柚皮渣。
优选地,所述粪肥为鸡粪、猪粪、牛粪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河蟹养殖底栖饵料生物用培养基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称取原料,将粪肥、麸皮、豆粕、沸石粉、改性柚皮渣、海藻渣混合均匀后,加水至含水量为40-50%,然后堆成高度为1-2m的堆垛,加入EM菌剂在32-38℃覆膜发酵10-20d,然后用烘干机在35-40℃烘干至含水量为15-20%,即得。
所述的河蟹养殖底栖饵料生物用培养基的使用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其中生石灰的用量为65-75kg/亩;池塘消毒完毕后,向池塘底部施入300-500kg/亩所述的河蟹养殖底栖饵料生物用培养基,并用旋耕法将所述河蟹养殖底栖饵料生物用培养基拌入底泥中;
S2、栽种水草,水草的栽种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40-60%;
投放底栖饵料生物,底栖饵料生物的投放量为100-150kg/亩;
投放底栖饵料生物15-20d后,投放蟹苗,蟹苗的放养密度为1000-1200只/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徽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徽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77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英拉管生产用拉管切割设备
- 下一篇:智慧网屏





